苏云所说之劫难,与她的推算完全一致。
这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也对台上苏云越好奇。
徐凤年却不知徐渭熊为何有此神情。
以前从未见过她这样。
这种神情,像是……
见猎心喜?
徐凤年有些不确定,但每次询问,徐渭熊都只是用手指轻嘘。
徐凤年无奈至极。
徐渭熊不说,他总不能打她一顿吧?
再说,他也打不过徐渭熊,从小就怕她怕得要命。
青鸟、老黄看到自家少爷这般模样,心中暗自好笑。
此时,苏云身旁的江玉燕急切地询问千秋杀劫的事。
苏云见状,饮茶后开始解释。
众人见状,纷纷闭口,认真聆听。
“这千秋杀劫,最初是由灵州一位大剑师预见。
他对大劫的描述极为详细:这场千秋大劫,将由一个形如半月、以太阳为徽号的岛国引,而这岛国,正是对中原虎视眈眈的东瀛!”
“一旦东瀛势力如旭日东升,中原九州将大难临头,千千万万无辜生灵必将遭受灾难。
大剑师推算得知,那时天下无人能终结这场千秋杀劫。
为延缓劫难至可终结之时,大剑师锻造了一把剑!”
“英雄剑剑身内外青铜本质仍为石质,需历经千百年方能成剑,实为后世英雄所铸。
大剑师感其孤独,遂再铸一剑伴之,故英雄剑实为双剑。
剑中更融入莫名剑诀之剑意!”
“大剑师曾预言,能与英雄剑人剑合一者,乃是天生的剑——天剑。
这两把剑,千百年后,一位属于无名剑客,另一把则归于无名的师兄。”
“……”
苏云娓娓道来,白玉楼内众人皆震惊无言,呆立原地倾听。
讲到一半,苏云觉得口渴,见众人仍面露呆滞,便不再继续,端起茶杯,悠然品茶。
白玉楼内众人此时才回过神来,见苏云正在饮茶,顿时议论纷纷。
“依苏先生所说,这千秋杀劫,莫非是东瀛人引的?”
“或许是吧?但苏先生曾说,东瀛人是帝释天带去的,如此一来,东瀛人竟敢侵犯中原,岂不是忘本?”
“灵州大剑师预言之后,天下高手可有应对这千秋杀劫的法子?”
“……”
众人议论不休,有人仍沉浸在千秋杀劫的,有人则愤怒斥责东瀛人忘祖。
也有人询问苏云,中原高手在得知预言后,是否有所应对。
苏云微笑不语,任由众人争论。
绾绾见状,心中一动,料定这千秋杀劫已有人承担,否则苏云不会如此从容。
她环顾四周,见众人皆在议论千秋杀劫,连慈航静斋圣女师妃暄也露出疑惑之色,心中更添得意。
三楼,徐凤年冷笑自语:
“东瀛虫豸,有了新家便忘了祖宗,在东瀛横行几时,就敢回来欺辱先人,真是可笑!”
青鸟与老黄亦满脸怒容,徐渭熊则直接取出纸笔,开始推算。
许久后,见众人停止议论,苏云再度开讲。
与此同时,三楼徐凤年雅室中,徐渭熊也松了口气,抬头望向一楼。
她推算出,这千秋杀劫已有人应对。
虽最终结果对中原而言难以接受,但损失并不大。
徐渭熊反应过来,目光转向一楼的苏云。
徐凤年等人见状,纷纷追问缘由。
徐渭熊见苏云即将再次开讲,便未透露推算结果,示意徐凤年等人静待苏云讲解。
徐凤年无奈,只得望向一楼的苏云,他怎会不想知道这千秋杀劫对自己有无影响。
苏云,再度开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