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贫寒,不得已入宫为太监。
因善于察言观色,被大太监曹阿满收为义子,渐渐成为皇帝身边红人。”
“他执掌东厂,权倾朝野,百官闻风丧胆,加上皇帝宠信,声名显赫。”
“自幼净身,苦修童子功五十余年,武功高强,已达刀枪不入之境,位列太监第八,实至名归。”
说到此处,苏云稍停,饮茶后继续:
“仅东厂大牢,就关押了上百位武功高强的武林人士。”
此言一出,白玉楼顿时哗然。
之前众人听曹正淳之名,不过调侃几句;但听说他抓了众多武林高手,群情激愤。
东厂在大明何等嚣张?境内门派多遭其劫,有时是钱财,有时是人!
众人怒骂曹正淳,恨不得立即联手诛杀他。
二楼各宗门长老、掌门闻言,也纷纷皱起眉头。
苏云对曹正淳的描述终究不够全面,台下寻常百姓并不知晓曹正淳的凶名。
然而二楼坐着的各派高手却一清二楚。
一想到曹正淳那张阴鸷面容,二楼各宗门长老或掌门无不心生除之而后快之念。
再看苏云,他轻拍醒木,继续说起曹正淳的武学渊源。
“曹正淳所修天罡童子功攻守兼备、威力惊人!
就连上官海棠、归海一刀等人都曾败于此功之下。”
“相传天罡童子功乃东厂督主一脉相承的绝世武功,修习者须保持纯阳之体,唯有不破身之人方可修炼。”
“曹正淳自幼入宫,自然符合修习条件。
此人堪称武学奇才!
短短数十年便将天罡童子功练至大圆满境界,实乃天人境界中的顶尖高手!”
苏云话音方落,台下顿时响起阵阵议论。
虽然不齿曹正淳的为人,但江湖群侠对其武学造诣仍存敬佩。
天罡童子功虽是绝世武学,曹正淳竟能在数十年间修至大成,确实令人叹服。
今日在场皆是江湖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对天罡童子功多少有所耳闻。
但毕竟是大明宫中东厂督主秘传绝学,众人对此功威力仍知之不详。
迟疑片刻,终有人向苏云问:“苏先生,我等练武之人自幼便被要求洁身自好,为的也是保全这口纯阳之气。
可以说在场不少侠客都练过童子功。”
“为何曹正淳修炼起来却如此强横,竟能位列天下太监高手第八?”
白玉楼中群侠闻言纷纷附和。
苏云淡然一笑,反问道:“诸位修炼童子功,是为保全纯阳之气,以便修习其他功夫时事半功倍。”
“而曹正淳所修天罡童子功,须在保持纯阳之体的基础上才能修炼。
二者本质不同,岂可相提并论?”
“曹正淳所修天罡童子功,大成之时可阴阳并济、刀枪不入!”
随着苏云娓娓道来,白玉楼中众人方才明白天罡童子功的玄妙之处。
不愧是大明宫督主代代相传的绝世神功。
只是修炼需以自宫为代价,即便流传于世,能像岳不群那般为武学自宫之人,终究寥寥。
“这曹正淳……唉,也是个可怜人。”
“能以太监之身将天罡童子功练至大圆满,在下自愧弗如。”
“若此流传出来,我断不会修炼!”
“哦?当初岳不群也是这般说的。”
白玉楼中议论纷纷,苏云却安然品茶,神色如常。
邀月与怜星运功挤到前排,抬头正迎上苏云投来的目光。
四目相对间,二女慌忙垂,苏云则从容移开视线。
待台下议论渐息,苏云继续讲述太监高手排行第六之人。
“这第六名,依旧出自大明东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