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镇长接过礼物,随手放在一旁,拿起柳芸递来的文贴。他的目光在纸上游走,眉头渐渐舒展。
这文贴写得简洁明了,不似其他村长那般大字不识。条理清晰,字迹工整,连建书院的用意都写得格外周到。每一笔每一划都透着一股子干练。
“好!”镇长由衷赞叹,“这文贴写得好!”
柳芸微微一笑,心想这第一关总算是过了。
“我这几日实在抽不开身,柳娘子若是着急,不妨直接去衙门递交文贴。”镇长说这话时,眼神若有所思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女子。
柳芸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袭淡青色的裙裾被微风轻轻拂动,任由他打量。
她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毕竟在青禾镇,谁人不知她与卫县令交好?这样的话若是对旁人说,怕是要惹来闲言碎语,但对她而言,倒也无妨。
“多谢镇长指点。”柳芸微微颔首,唇角挂着浅淡的笑意。原本她是顾及镇长面子才来走这一遭,既然对方也知趣开了这个口,那便顺水推舟。
走出镇长家,烈日当头,晒得地面都有些发烫。柳芸撑起油纸伞,缓步向县衙走去。
才到衙门口,就见一个小吏匆匆迎了出来,额头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柳娘子请随我来。”
穿过幽深的走廊,推开一扇雕花木门,办事房内,卫姜正站在窗边,目光若有所思地望着院中那棵老槐树。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笑意。
小吏手忙脚乱地处理着文贴,时不时偷瞄一眼身后的县太爷。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沾湿了衣领,可手上的动作却不敢有丝毫怠慢。
“柳娘子,文贴已经收录在案。”小吏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仔细解释道,“待贵村书院建成,只需派人来知会一声,衙门自会安排人前去查验。若无问题,便可领取二十两补贴,衙门还会派一位夫子前去任教。”
柳芸看了眼站在后头的卫姜,又瞧瞧小吏那汗涔涔的模样,忍不住莞尔:“有劳了。”
待小吏逃也似地离开,柳芸轻笑道:“今日倒是让我也尝了回狐假虎威的滋味。”
“我倒是好奇,”卫姜目光落在她腰间的玉印上,“这玉印你是如何得来的?青禾镇下,竟有如此开明的村子,让一个女子当了村长?”
“大人若是好奇,不如请我喝碗冰饮,我慢慢道来?”柳芸眨眨眼,笑意盈盈。
“走!”卫姜一挥袖,当先迈步。
谁知他带着柳芸直奔卫府,看到柳芸那嫌弃的眼神,连忙解释:“那冷饮五六十文一碗,我这点俸禄可经不起这般挥霍。府上厨娘熬的酸梅汤,在井下镇了半日,比外头卖的只好不差。”
“你倒是会精打细算。”柳芸忍不住笑出声来,声音清脆悦耳。
卫府的后院里,一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