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桥墩已经修得结实,暂时铺了木板,照这进度,年前就能完工。
不远处是村里合资建的磨坊,就选在韩木匠家附近,惹得不少村民眼红不已。
回到墨具厂门口,柳芸婉拒了韩木匠继续相送的好意。在回家的路上,她遇到了从桂院回来的韩宇。
两人都疲惫不堪,只是并肩往家走。
夜色渐深,孩子们已经睡了,明天还要早起上学。
冬天的清晨实在难熬,要不是镇上的小屋租出去了,兄妹几个都想搬去住,好多睡会儿。
不过小家伙们特别乖巧,从没因为困倦就要请假。
柳芸洗了把脸准备睡觉,韩宇却端着热水进来:“娘子,泡泡脚吧,暖和些。”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柳芸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却还是把冰凉的脚伸进了温热的水中。韩宇一边帮她按摩,一边说:“府城来信,小师兄姑母派人来接他过年,他们过两天就要走了。”
柳芸这才惊觉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要迎来年关,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过年,还要结清年前的账目。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揉了揉太阳穴。“先生怎么说?”柳芸眯着眼睛问。
“说是年后没事就来小住,还给我布置了功课。”韩宇顿了顿,“不过明年宁仙官要应试,恐怕会一直留在府城。”
柳芸不以为意:“那你明年府试呢?先生怎么说?”
“老师说他熟悉考官的喜好,教了我不少应试的诀窍,”韩宇信心满满,“小师兄也给了我很多建议。”
夜深了,院子里传来几声犬吠。柳芸站在窗前,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灯火。
韩宇从身后环抱住她:“在想什么?”
“想起当初来这里的情形。”柳芸轻声说,“那时候谁能想到,会有今天这般光景。”
“都是娘子有本事。”韩宇笑道,“要不是你,我现在还在地里刨食。”
柳芸转身看他:“你也很努力。”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没有再说话。
次日一早,柳芸刚到墨具厂,就看见韩木匠夫妇带着一篮子瓜子和山货,往桂院方向去了。她不禁莞尔,看来这对夫妻是把昨天的话都记在心上了。
工坊里,学徒们正在专心制墨。自从改良了工艺后,墨锭的品质越来越好,连府城的书铺都来订货。
柳芸一边查看账本,一边思考着如何扩大生产规模。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韩大禄家的人又来闹事了,说是新桥修在韩木匠家附近,肯定是他走了后门。
柳芸放下账本,走出门去。她淡淡地看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