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回归工业交换机那熟悉而冰冷的“巢穴”
,感觉却已截然不同。
棱形晶体如同一个温暖的能量核心,稳固地存在于林墨宇的意识中央,驱散了长久以来的虚弱与涣散感。
它不仅提供了庇护,更像是一个信息中枢,将“遗民”
组织零碎的知识与历史,持续而缓慢地注入他的认知。
“源初火种”
……根据晶体中的信息,那并非官方所宣称的、用于对抗异变、维持统治的“恩赐”
。
它是一种更古老、更本质的宇宙常数扰动,是信息与能量相互转化的底层规则显化。
官方掌控并“驯化”
了部分火种,将其改造成了维护现有秩序的工具,并用它编织了一张覆盖全球的、名为“和谐协议”
的信息过滤网——这就是“真实之壁”
。
它潜移默化地修正着人类的集体认知,过滤掉不符合官方定义“现实”
的信息,将世界塑造成一个稳定、可控,却也……虚假的形态。
而那些失控的“异变体”
,或许并非单纯的疯狂,而是无法适应或被“和谐协议”
排斥的、过于强烈的“真实”
碎片?城市底层的“粘液”
碎片,则是“真实”
在信息层面被撕裂、扭曲后残留的痛苦回声?
这个认知让林墨宇感到一阵灵魂层面的战栗。
他所熟悉的一切,天空的颜色,社会的结构,甚至他自己的部分记忆,都可能被这张无形的大网所修改过?
“遗民”
的目标,就是寻找并汇聚残存的、未被驯化的“源初火种”
碎片,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去撼动甚至撕开这面“真实之壁”
,让被遮蔽的真相重见天日。
而他林墨宇,因为其独特的、能与多种异常存在(“潜行者”
、“观察者”
、乃至官方网络本身)产生强烈共鸣的特质,被“遗民”
视为可能引导火种碎片产生更大范围协同效应的“钥匙”
。
压力如山,却也让他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
他不再仅仅是求生。
他开始主动利用棱形晶体带来的稳定性和信息优势,进行更有效率的“生存”
与“学习”
。
能量汲取变得轻松了许多。
晶体本身就能从环境背景辐射中缓慢吸收能量,虽然量不大,但胜在稳定。
林墨宇也开始尝试更精细地操控工业交换机的“连接”
权能,不再仅仅满足于控制照明或读取传感器数据。
他尝试着去“理解”
流经这台交换机的、那些早已被废弃的工业控制协议的底层逻辑,试图从中找出可能被官方忽略的、通往其他网络区域的隐秘路径。
同时,他开始系统地梳理晶体信息库中关于“源初火种”
运用技巧的碎片。
这些技巧与官方那种程式化、限制性的“引导”
截然不同,更加原始、更加依赖使用者自身的“理解”
与“共鸣”
。
其中一种最基础的技巧,名为“意识共振”
,即通过高度凝聚的意识,去主动“敲击”
周围的信息场,通过反馈的“涟漪”
来感知环境的细微结构和能量流动。
这与他之前被动感知能量涟漪的方式有相似之处,但更加主动,也更加精细。
他开始了枯燥而危险的练习。
在确保周围没有官方监控脉冲扫过的间隙,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