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源抬眼看了他一下,做了个手势,示意他进来坐。
罗少康这才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在待客的沙发上坐下,安静地等待。
方清源对着话筒继续道:“那篇报告的作者,就是兴科集团的负责人江振邦。从去年八月开始,兴宁市的部分工作就是参照那份报告里的思路在推进,我早就计划好了去看看实际效果,所以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已经通知了兴宁方面。”
“这个月十五号,也就是下周一,我会带省厅的相关同志,到兴宁实地看一看,做个全面的调研。”
他特意强调了“十二月中旬”这个时间点,就是在向电话那头证明,自己的行动具有前瞻性,并非被媒体热潮推着走的被动之举。
古君的语气里终于带上了一丝兴味:“既然你已经安排了,那正好。”
“清源同志啊,你这次下去,要看得深一些,细一些。”
“明白。”
方清源立刻应道,然后,他又试探着问:“重点是哪方面呢?”
电话那头的声音继续响起,条理分明:“就看看现在媒体热议的主角,以及那篇县域报告的内容。”
“第一,兴科公司。这个被捧上天的企业,到底是什么成色?是真金,还是镀了金的黄铜,你要亲自去掂一掂。”
“国资控股,职业经理人管理,市场化运作,技术创新驱动……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能不能成,会遇到什么问题,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所以兴科的技术路线,管理模式,尤其是那个放弃个人持股的江振邦,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兴科的成绩是单纯靠他个人能力,还是有别的因素在帮助,这些你要搞清楚。”
“第二,兴宁市。那份报告里提到的‘可持续的内生型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群化、服务业现代化’‘农工服的三产立体模型’,这几个点,兴宁具体落地了多少?真实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遇到新的问题?兴宁的市委班子,是扎扎实实地在干事,还是在喊口号作秀?”
“第三…对了,兴宁国企反腐后的情况你也要重点了解。四十多个厂级干部一撸到底,这群人怨气很大啊,一直在往中枢送告状信,这个江振邦就是被告人之一,具体是什么情况呢?到底是铁腕反腐,还是部分人别有用心?”
“底下的职工群众,对兴宁的改革是真的拥护,还是敢怒不敢言?聘任的那些厂长,能不能担起责任?稳定发展是大局,这个道理你应该清楚。”
古君一口气说了三点,每一条都直击要害,清晰地勾勒出了此次调研的任务轮廓,其分量之重,远超一次普通的省级视察。
“你要给我一份实事求是的报告。不要媒体上的那些浮夸之词,也不要地方干部递上来的成绩单。我要看最真实的兴宁,最真实的改革现状。”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