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振邦立刻扭头就把门反锁上了,然后明知故问:“我能看吗?”
刘学义呵呵:“原则上,我也不能看。”
二人相视一笑,办公室内的氛围瞬间轻松不少,江振邦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阅。
“应该是在第十五页。”
刘学义提醒,江振邦立刻翻到了15页,发现里面的文章,赫然是自己之前写的那份调研报告。
但只节选了部分内容,标题也换了新名字。
《一线洞察:一名青年干部的县域经济调研系列报告之五》
下面还有一行标题:《奉省部分县域国企改革困境与出路》
“你那篇报告太长了,被我同学拆分成五期,用连载的方式在内参上刊登,这就是第五期。”
“后面还有三期没刊载出来,但都是他和我一起写的总结和解读,以及其中规划落实后的具体效果。”
刘学义指了指另外几本杂志。
“第一期是总论,你的引言部分,小标题叫《宏观篇:感知大势——基层视角下的经济温度与韧性洞察》。
“第二期是农业,小标题叫《从‘一乡一品’到市场引擎: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径》。”
“第三期是工业,《从‘作坊’到‘品牌’:一个传统产业的升级之路》,主讲泳装产业。”
“第四期是服务,《兴宁文旅;挖掘历史文脉,打造文旅新名片》。”
“第五期就是你手上拿的这个……”
都刊登五期了,你咋才跟我说啊?
仿佛是听到了江振邦的心里话,刘学义补充道:“第一期刊登的时候,我同学打电话告诉我了一声,我没拿到实物,也不好跟你讲。而且这毕竟是涉密刊物,我不够级别,不好邮寄,看了就是犯错误。”
“上周我去省城有工作,这才顺路去取了一趟,你看完也不要声张,我事后得还回去的,不然也是个麻烦。”
“嗯嗯嗯,我明白。”
江振邦连连了然点头,又沉吟问:“所以省长这次过来,一是视察兴宁的国企改革,二也是想亲眼看看,那些规划的具体效果和兴宁的整体发展现状?”
“对。”
江振邦心道果然。
告状信只是一个引子,
真正引来省长目光的,是这份调研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