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振邦仿佛没听到台下的异动,继续用他那平稳的语调念着:
“第二,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以效益为中心。各单位须在两周内,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向领导小组提交适合各厂自身情况的改革与振兴的方案。”
“方案需要包含但不限于:产品结构调整计划、技术升级路线、市场营销策略、冗余人员分流安置办法以及未来三年的财务预算。方案不合格的,一律打回重做。三次不合格者,单位负责人由市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第三,关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该资金将作为改革引导基金,不做平均分配和无偿划拨。国资局将成立专家评审组,对各单位提交的改革方案进行评级。”
“评级为优的,市财政将以项目投资、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形式,予以重点扶持。评级为差的,无资金支持,并将列为首批关停并转的对象。”
总之,整篇方案是一环扣一环,萝卜加大棒。
先用纪委审计的棒子把所有人都打懵,再用五百万的萝卜吊起一丝希望,逼着所有人必须按照他划定的跑道去跑。
“本方案宣读完毕。”
江振邦念完最后一个字,合上文件,对着台下微微颔首,然后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
整个过程,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刚刚宣读的不是一份决定十几家企业、数千名职工命运的方案,而是一份普通的天气预报。
而台下的杂音却越来越大。
“大家肃静,我讲两句。”
刘学义出声强调了下秩序,台下瞬间安静,他不紧不慢地发言了:
“振邦同志刚才讲的方案,代表了市委、市政府的意见,也代表了领导小组的决心。”
“有些同志可能不理解,搞国企改革,为什么要把纪委和审计的同志也请出来,成立什么联合督察组?是因为我们喜欢折腾吗?不是。”
“是因为有些同志,根本就没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放在心上!”
刘学义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加重:“三个月前,领导小组成立。当时,小组向在座的每一家厂子都下发了一份《改革意见》,要求各国营厂组织学习,并结合自身情况,逐步落实下去。”
“但截止到现在,总体进展缓慢,除了少数像兴科厂这样成功改革的例子外,我还看到两种现象,很不好。”
“一种是‘等、靠、要’,觉得厂子是国家的,天塌下来有政府顶着,毫无作为,对改革工作毫无实质推进。这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是懒政,要严肃批评!”
话音刚落,台下便有几位厂长下意识地低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