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三大产业,他全要了解,全要写进去。
而且江振邦还额外加了一个“国企”的方向,自周立伟陪同逛完古城,他大致摸清兴宁文旅情况后,便开始实地走访兴宁各大国营工厂。
总共四个方面,涉及面太大,即便有着前世记忆加持,以及老爸和周立伟帮忙提供各种数据,江振邦也很难不拖稿。
而且随着对兴宁多家国营工厂的走访,江振邦心中似乎燃起了一团火。
最初他调研目的,一是在兴宁市内找一个好的单位和合适的岗位,自己一入职,就能尽快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搞一个全省甚至中枢都能看见的大卫星,给未来的仕途铺路,就此步步高升、飞黄腾达。
二是展示自己能力,借助老爸的关系直面市长毛遂自荐,这样他才能被分配那个属于他的平台,又有着绝佳机会的岗位上去。
但重生一次,江振邦拥有了年轻的身体,灵魂却仿佛也被这具身体的荷尔蒙点燃,不再是前世那个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眼中只有现实利弊的权力动物……或者说,为救人而牺牲的江振邦,本性就不是那样的。
他变得更激昂,变得更迫不及待。他想改变些什么,想凭借自己超前几十年的认知,让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少走一些弯路,让那些历史的必然,变得不那么必然。
领导们在会议室里轻轻一挥笔,一个决策的失误,就意味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计被斩断。
发展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江振邦想做的,就是让这阵痛来得轻一些,让那些无奈的选择,能多一丝转圜的余地。
江振邦心中的那团火越烧越旺,驱使着他将所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倾注于笔端。
报告的框架被一再推翻,内容被反复修改,每一个数据他都力求精准,每一条建议他都反复推敲。
时间来到八月二号,立秋前的最后几天,天气依旧闷热,江振邦已经不再下乡调研了。
兴宁市的情况,该了解的情况他已了然于胸。
江振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专心致志地修改着报告。
桌子上堆满了各种资料,有他自己记录的随笔,有父亲和周立伟帮忙找来的内部统计数据,也有近五年内的报纸。
江振邦试图从官方的字里行间,找到政策变化的轨迹和脉络。
报告内容从三大产业到国企改革,而且最后江振邦没忍住,又讲了一点基层官场这个敏感的话题……
每晚在江振邦写作的时候,江大鹰都会来他的房间旁观,二人就报告内容进行讨论,但过了几天,江振邦就不和他聊了,聊不到一块去,老爹不懂,自己还要给他补课,耽误写作进度。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