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锅卖铁也得搞出来!”
谢教授苦笑:“杨总,这不是钱和设备的问题,是基础科学和工艺突破的问题,需要时间…”
“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亦菲轻声道。
实验室里一片沉寂,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声。
突然,叶雨泽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完全复制‘冰川之心’?”
所有人都是一愣。
王楠楠迟疑道:“因为…因为超导储能线圈的设计就是基于‘冰川之心’的材料参数啊。改变材料,就意味着要重新设计整个线圈甚至部分系统,那工程量更大…”
“如果有一种材料,它不需要完全达到‘冰川之心’的所有参数,但能在某些关键指标上满足要求,甚至通过新的结构设计来弥补其不足呢?”
叶雨泽缓缓道,他的思维再次跳出了常规的框架,“或者说,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路,不要总想着‘替代’,而是想着‘超越’或者‘绕过’?”
他走到一块白板前,拿起笔:“我记得,早期超导研究有很多不同的技术路径。‘冰川之心’代表的低温超导绝缘材料是一条路,但高温超导材料呢?虽然也需要特殊的绝缘和冷却,但要求或许不同?”
“还有,我们是不是过于执着于单一大型储能装置了?能否设计分布式、模块化的小型储能单元,降低对单一材料极高性能的依赖?”
叶雨泽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实验室里凝滞的空气!
倪老猛地一拍脑袋:“对啊!我们钻牛角尖了!总想着怎么仿制‘冰川之心’,怎么在别人的赛道上追上别人,为什么不想着换条赛道?”
“高温超导近年来确实有进展!虽然整体系统可能更复杂,但绝缘材料的选择或许会宽裕一些!而且模块化设计……对!分散风险,甚至可以结合我们最新的智能电网技术进行优化调度!”
倪老对于这些本来是个外行,他一个搞芯片的,对于材料本来一无所知。
不过如今的军垦研究所是个大杂烩,王楠楠的研发团队也隶属研究所,所以他也不得不开始研究。
一席话让整个技术团队仿佛被注入了强心剂,立刻围绕叶雨泽提出的新思路激烈讨论起来。新的模拟计算开始,不同的材料数据库被重新调取、筛选、比对。
“叶总,你这思路太关键了!”王楠楠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杨革勇虽然还是不太懂技术细节,但也看出气氛变了,咧开嘴笑道:“我就知道老叶你憋着坏呢…呃,是藏着大招呢!”
叶雨泽却没有丝毫放松:“思路只是方向,落地才是关键。王楠楠,立刻组织人手,分两个方向突击,你主导,不要太让倪老操心。”
“一,继续优化‘昆仑玉髓’的工艺,哪怕良品率低,也要先保证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