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4xx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思路客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265章 李儒

第265章 李儒(1 / 5)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 无限流:摆烂后我封神了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反派模拟:开局被挖走至尊帝骨 逆徒,你还要忤逆为师多少次? 道北风云 奥特曼:我,究极海帕杰顿 收物资,抢航母,魂穿七五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重生:回到1992当土豪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卷中,谋士群体始终是搅动风云的关键力量。

诸葛亮“隆中对定三分天下”,郭嘉“奇策助魏扫北方”,荀彧“奉天子以令不臣”,他们的智慧与理想,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

然而,在这星光璀璨的群体中,有一位谋士却长期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他便是董卓麾下的首席智囊李儒。

他没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也没有荀彧的“王佐之忠”,却以其冷酷狠辣的谋略,亲手推动了东汉王朝的最终崩塌。

他是董卓乱政的“总设计师”,是皇权瓦解的“催化剂”,更是那个时代黑暗与混乱的缩影。

尽管正史对其记载零散,但拼接起这些碎片,足以还原出一位乱世谋臣复杂而诡谲的一生。

李儒的早年经历,在《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中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种史料的缺失,既与他“奸臣”的历史定位有关,也反映了东汉末年知识分子群体中“非主流”谋士的生存状态——他们往往隐于权力幕后,不事张扬,却在关键时刻左右大局。

从有限的史料推断,李儒出身于中原地区的中小士族家庭。

东汉时期,士族阶层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凭借经学传承与门第声望,垄断了官场与话语权。

李儒能跻身中枢,担任“郎中令”一职(据《后汉书·献帝纪》注引《献帝纪》),说明其具备扎实的经学素养与政治能力。

郎中令属九卿之列,掌管宫殿门户与皇帝侍从,是贴近皇权的核心职位。

这一职位的获得,既需要深厚的学识,也需要一定的人脉资源,可见李儒在早年便已在官场崭露头角。

然而,李儒所处的时代,正是东汉王朝由衰转亡的“多事之秋”。

汉灵帝时期,朝政被宦官集团“十常侍”把持,卖官鬻爵、横征暴敛成为常态,士大夫阶层与宦官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引发“党锢之祸”——大批正直官员被诬陷为“党人”,或处死,或流放,朝堂之上只剩下趋炎附势之徒。

与此同时,民间疾苦日益深重,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响彻天下,席卷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彻底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根基。

在这样的乱世中,传统士族的“忠君”理想逐渐崩塌。

一部分士大夫选择坚守道义,如卢植、王允,试图挽救摇摇欲坠的王朝;另一部分则选择依附地方豪强,如荀彧投靠曹操,诸葛亮隐居待世,希望在乱世中寻找新的秩序。

李儒显然属于后者,但其选择的“主公”,却是当时士大夫阶层普遍鄙夷的陇西军阀——董卓。

这一选择背后,蕴含着李儒对时局的精准判断。

董卓虽出身行伍,粗猛少文,却在平定羌乱、黄巾起义的战争中积累了雄厚的军事实力。

他常年镇守陇西,麾下拥有一支由羌胡与关陇健儿组成的精锐部队,战斗力远胜中原禁军。

更重要的是,董卓在灵帝末年巧妙地利用了朝廷内部的矛盾,拒绝交出兵权,驻兵河东(今山西南部),静观时局变化,成为当时最具潜力的“黑马”。

李儒看中的,正是董卓身上那种“破坏性”的力量——在旧秩序已然崩塌的时代,唯有彻底打破旧框架,才可能重塑权力格局。

这种“唯实力论”的务实态度,成为李儒辅佐董卓的思想基础。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与宦官集团的矛盾彻底爆发。

何进密召董卓入京,欲借其兵力诛杀宦官,却不料计划泄露,反被宦官所杀。

董卓闻讯后,率大军星夜兼程赶往洛阳,恰逢洛阳城内大乱,宦官被袁绍、袁术等士族子弟屠戮殆尽,皇权陷入真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开局奈克瑟斯我居然是诺亚本源? 快穿之拯救男配手册 地主家的小夫郎 关于赛伊德来到提瓦特这件事 致命游戏之我只是来磕糖哒 带崽搬空婆家,易孕娇女随军被亲哭 跳诛仙台后,穿进兽世种田文当稀有神兽(高h、np) 水默:少君太疯太无情 低俗万人迷(快穿np)小偶像篇 崩坏,镜流的王者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