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口把张鲁给吞了,确实也非常困难。
很快,庞统等人就把事情安排了下去。
庞统知道想调来很多精兵不太容易,但是他明白调来一些老弱病残还是相当容易。
只是他也不希望调来很多精兵,因为那会严重削弱其他地方的城防。
只要有一些凑数的,对于庞统来说就足够了。
庞统需要的是总人数。
而且,庞统现在手下的精锐有3万多人。
这就已经足够了。
向来都是兵不在多而在精。
这个道理庞统非常清楚。
所以他坐拥几万大军,再调拨一些老弱病残,对付张鲁完全不在话下。
只要最终能够击败张鲁那就够了。
至于其他的事情庞统此时不想考虑太多。
庞统这边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
原因很简单,他要防止张鲁最后狗急跳墙。
一旦张鲁孤注一掷与他拼命,庞统等人准备不充分,很有可能陷入极其不利的被动局面。
这当然不是庞统等人想要看到的结果。
所以庞统现在就开始准备。
未雨绸缪才能决定将来的战争的胜负。
不能等到了开始打仗的时候才开始准备,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黄花菜都能给等凉了。
所以此时庞统等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他要全面准备。
给张鲁一个机会,其实也是给他自己一个机会。
最好的结果是庞统的收编张鲁手下的四五万人。
兵不血刃处理这件事,这是最佳的结果。
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无论对于张鲁来说,还是对于庞统来说,都是最佳的结果。
当然张鲁肯定不这样认为。
……
10天后。
张鲁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果然如庞统所预料的一样,对于张鲁所提出的要求,曹操确实是在敷衍了事。
这个时候了曹操怎么可能不管自己的利益,反而去帮助张鲁。
这也不是人家曹操的做事风格和特点。
曹操一向自私。
宁愿他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他。
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张鲁。
曹操犯不着为了张鲁,把自己的利益都损耗了。
而且刚刚经过一场大战,此时曹操也是非常被动。
他手下的不少士兵此时都是精疲力尽,损耗很大,如果此时贸然发动对刘备的大战,对于曹操来说,意味着什么,他自己都非常清楚,所以曹操非常聪明地给张鲁回了一封热情洋溢,却是不办实事的信件。
“张鲁将军,你的信件我已经收到,你可以先与刘备对战,我已经准备调兵遣将,直接陈兵到宛城外,与你一起夹击刘备。
无论刘备多么强悍,他也挡不住我们一起进攻,两线作战,刘备绝对是极大的劣势,他没有任何的胜算,无论刘备多强悍,面对我们一起夹击,他也是必败的局面。
所以,你不必担心,可以领兵迎战张飞等人,我们很快就会出兵,协助一起痛击刘备。”
曹操这封信,表面看去,希望很大,但是非常空洞,里面没有多少内涵。
既没有具体的日期,更没有所谓的出兵规模等。
这对于张鲁来说,等于是给了他一张口头承诺。
此时,张鲁又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端倪。
曹操是想甩锅,让自己与刘备决战,等打到不可开交的那一步,他再伺机行动。
至于最后是不是要进攻刘备,此时张鲁也没有了把握。
他不知道曹操的决心,他感觉到的是一种敷衍,完全不是真心帮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