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无需如此,在下能够在砺剑庐有一安身之处,已是不胜感激,又怎敢让前辈再破费呢。
在下愿意护送崔姑娘前往辰落灵地,只是在下目前有一些修炼上的难题,想请前辈指点一二的。”王禅缓缓说道。
崔葫闻言眼中一亮,饶有兴致的说道:“王丹师遇到了什么难题,不妨说来听听。
老夫虽然对炼丹术不甚了解,但是现在毕竟也是元婴期的修为,自认为对于修仙一道,还是略有几分心得的,王丹师如今已是凝婴后期,距离元婴期不过咫尺,想来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才会让境界停滞不前的。”
王禅微微点头道:“前辈所言极是,在下正是被此问题困扰,这才一直无法感应到元婴期的门槛,像是迷失了方向。
在下最近修炼之时,吸收的天地灵气,皆在丹田聚集,无法再把灵气顺着灵根引入元见穴,这就导致了金丹无法吸收灵力,从而停止了往元婴演化的进程。”
崔葫眉头微皱道:“王丹师可曾拜过师?”
王禅 沉思片刻后说道:“在下曾经拜师炼丹,修仙一道,还未有过真正的师父。”
崔葫微笑道:“这就不奇怪了,王丹师醉心丹道,以药石之力,才将境界提升到了凝婴后期。
然而没有拜师学仙道,终归是不解仙道的内核,这才有了如今的修炼阻碍。
我有一言,请王丹师静听。”
王禅表情一肃道:“洗耳恭听。”
崔葫的脸色也是变得庄重了起来,声音浑厚的说道:“内炼心经,外修玄功。内外兼顾,大道初行。
王丹师所缺的,便是这能够纠正灵力运转轨迹,拨乱反正的心经。
突破元婴期和其他境界的时候不同,突破之时,会引起天道的注意,到时天降雷罚,心生魔障。
稍有差池,身死道消。
心经便是用来稳固道心,涤荡心魔之物。”
王禅修炼至今,只会用低阶的吐纳之术,来吸收天地灵气,剩下的部分,就只靠身体自主的接收这些灵气,从而转化为灵力。
他所修炼的功法,都是法术,还有和法术相匹配的运气口诀,这些都不是心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凡人修仙,和栽树种花是一样的。
丹田就是土壤,灵根便是树苗。
灵力是养分,有灵力的积累,才能让灵根生长起来。
栽一棵树花费的养分,和同时栽三棵树消耗的养分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单一灵根的修士往往修为进展神速,而多灵根的修士,修为进展缓慢的原因。
有了土壤和树苗,之后便是需要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
就是对仙道一途,各大境界的认知,只有知道了这些境界的存在,才能让树木按照这个目标去成长。
而这种能够揭示修仙各大境界名称的书籍,便是称作仙道秘典,简称仙典,其实说白了,这就是对于修仙的基础知识。
但是上古时期的仙典很多,流传下来的却是极少,有很多甚至都是残缺的,有关的境界都记载不全。
有的甚至只记载到了结丹期,后边的部分就不知所踪了,这也是低级修仙国里的门派,使用最多的仙典。
如果连结丹期之后的境界是什么都不知道,修炼的时候,又怎么可能突破呢?
也许这些都是东濮修士对徐国的限制,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让徐国不可能出现结丹期以上境界的修士。
而王禅在五蕴观找到的妙玄经,应该就是记载仙道体系最完整的仙典,因为这一本妙玄经,成书的时间,已经是十几万年前了。
后面出的很多仙典,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