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中二木与助所写有关于女真诸部的情报,上杉清定倒是对王杲这个名字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可又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有关于此人的情报。
很快,当清定看到情报中记载王杲的本据为古勒城,还有两个弓马娴熟的儿子阿台、阿海后,这才回想起王杲正是另一个次元里,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外祖父!
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后被尊为清景祖)与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他失、塔石)就是前去古勒城劝降王杲、阿台父子死于乱军之中。
过去有些人谈起建州女真的崛起,往往从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而忽略王杲这段史实,那就有些不太公允了。
客观来说,建州女真的兴起始于王杲、阿台父子,而统一女真诸部,并奠定后金大业的才是努尔哈赤。
在清定的印象里,这王杲、阿台父子也不是作乱大明边境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近三十年之久。最后才被辽东总兵李成梁击败。
可以说,大明朝廷方面自从嘉靖年间开始,对建州女真的侵掠边境并没有立即做出什么有力的反击,仅仅只是终止辽东市赏,禁止建州女真各部入市的资格,从而对建州女真各部达到经济制裁,迫使建州女真各部不再抄掠边境地带。
显然,这位沉迷道教,且痴迷炼丹的明世宗朱厚熜对于建州女真的屡屡抄掠边境地带是有心无力。
不仅大明的东南沿海频繁遭到葡萄牙人支持的倭寇劫掠,朝廷内部也不太平,关于“大礼仪事件”更是整整持续了二十年之久。
这就导致朱厚熜不得不找个炼丹修道的理由,来避开那些厌恶的百官。让自己整日在烟云缭绕的西苑,守着自己的锅炉,吃着含有金,银,汞等重金属的“仙丹”,竟然最后能活到了六十岁,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在天朝的学术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明朝亡于嘉靖。
但这位嘉靖皇帝也不是一无是处,只会炼丹修道。在他的统治前期,还是出现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嘉靖皇帝在即位之初,力革前朝时弊,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阔斧推行了改革。
在政治上集异纳谏,勤于政务,打击权臣和封建地主贵族势力,大赦天下,诛杀了钱宁、江彬等佞臣,整顿朝纲,总揽内外大政,推行新政,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严肃监察制度,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重视任用张璁、夏言等贤臣,他吸取了前朝宦官当权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中央集权得到复兴和加强,使朝政为之一新。
在经济上严革贪赃枉法,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重新整顿赋役,赈济灾荒,减轻租银,体恤民情,治理水灾,汰除军校匠役十万余人,极大地缓解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经济矛盾。
在军事上整顿军队团营,守兵东南,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
在文化上改革科举之弊,改正孔子称号和典祀,这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和科技空前繁荣,优秀文学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
可好景不长。
在嘉靖帝统治后期,由于国家承平日久,逐步丧失进取精神,日益腐化,滥用民力大事兴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方士、道士们利用嘉靖帝梦想长生不死和灵瑞现象的迷信,屡行诈骗之术,愚弄嘉靖帝,使每年不断修设斋醮,造成巨大的靡费。
不仅如此,在嘉靖年间,南倭北虏始终是明朝的较大外患。各地还爆发多起民变、兵变,甚至还有葡萄牙人取得常驻澳门的特权。
所以,清定深知此时的大明可谓是内忧外患,并不能指望嘉靖皇帝能重振雄风,一举平定建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