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乡下的黄昏里,有家人的陪伴,有熟悉的乡音,有泥土的清香,有稻穗的金黄,有孩子们的笑声,这些都是城里没有的,都是藏在平凡生活里的小美好。
周末结束的时候,林野要回城里上班了。爷爷奶奶把他送到村口,奶奶塞给他一袋刚摘的橘子,橘子还带着叶子,新鲜得很。“这是你王爷爷家的橘子,甜得很,你带
回去慢慢吃,不够了再跟奶奶说,让你爸给你捎。”奶奶的手粗糙却温暖,攥着他的手腕不肯放,眼角的皱纹里满是不舍。爷爷站在一旁,没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力道比往常重了些,像是在传递什么无声的嘱托:“有空了就回来,槐树下的竹椅,爷爷一直给你留着。”
林野点点头,喉咙里像堵了团棉花,说不出话来。他上车后,特意摇下车窗,回头看向村口的老槐树——爷爷奶奶还站在树下,身影被晨雾晕得有些模糊,却一直挥着手,直到车子转过弯,再也看不见。后视镜里,那棵老槐树的轮廓渐渐变小,最终缩成一个小黑点,可它在夕阳下的模样,却清晰地刻在林野的心里。
车子驶回市区时,黄昏又悄悄漫了上来。西天的云彩被染成淡淡的橘粉色,不像乡下的夕阳那样浓烈,却多了几分城市特有的温柔。林野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又开始反射夕阳的光,路边的路灯渐次亮起,与天边的余晖交织在一起,竟也有了几分暖意。他掏出手机,给母亲发了条消息:“妈,我们快到市区了,今天的夕阳也很好看,下周我还想回去。”
母亲几乎是秒回:“好啊,我跟你爸下周把槐树下的杂草除一除,再给你晒点桂花干,等你回来泡茶喝。”后面还跟着个笑脸的表情,像夕阳一样暖。
回到写字楼上班的第一天,林野特意提前了半个小时下班。他没像往常一样直奔地铁口,而是沿着写字楼旁的林荫道慢慢走。道旁的梧桐树叶子已经开始泛黄,夕阳的光透过叶片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成斑驳的光影。不远处的小公园里,有老人在打太极,有孩子在放风筝,还有情侣坐在长椅上聊天,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淡淡的笑意。
他走到公园的湖边,找了个长椅坐下。湖面平静得像块镜子,夕阳的余晖落在水面上,泛着细碎的金光。有几只鸭子在湖里游弋,偶尔把头扎进水里觅食,激起一圈圈涟漪。林野掏出手机,给父亲发了张湖面夕阳的照片,配文:“爸,城里的夕阳也有不一样的好看。”
没过多久,父亲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屏幕里,父亲正坐在河边的石阶上,身后是染红的河水,手里还握着鱼竿:“我就说嘛,夕阳在哪儿都好看,关键是要停下来看。你看我今天钓的鱼,比上次还大,等你回来给你熬汤。”镜头一转,母亲出现在屏幕里,手里拿着个竹篮,里面装满了刚摘的桂花:“我正给你晒桂花干呢,你爸说要多晒点,让你带到城里去,泡茶、做点心都香。”
林野看着屏幕里的父母,听着他们絮絮叨叨的叮嘱,忽然觉得,距离好像也没那么遥远。只要心里装着彼此,装着对夕阳的期待,就算隔着城市与乡村的距离,也能感受到那份温暖。
从那以后,林野养成了每天看夕阳的习惯。不管工作多忙,他都会在黄昏时抽出一点时间,走到落地窗前,或者去楼下的公园,看看西天的夕阳。有时候,夕阳被乌云遮住,只露出一点点橘色的光,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云层后;有时候,夕阳格外明亮,把天空染成一片火海,壮观得让人驻足;还有的时候,夕阳像颗温柔的橘子糖,慢慢融化在天际线里,留下淡淡的甜。
他会把看到的夕阳都拍下来,存进一个叫“夕阳集”的相册里。相册里有城里写字楼旁的夕阳,有乡下田野间的夕阳,有湖边的夕阳,有海边的夕阳——后来他带着父母和爷爷奶奶去海边时,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