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枚晶核合二为一时,竟投射出宇宙诞生前的「虚无叙事」——那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甚至没有「存在」概念的混沌状态,却在绝对的空无中,涌动着想要「被讲述」的原始冲动。
「原来宇宙的第一缕光,是故事的渴望点燃的。」刘清影对着全息投影中的五位叙事者轻声说。此刻,拓真的叙事根系网络正将这「虚无叙事」传递给所有文明,每个种族都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碳基生命想起了氨基酸碰撞出的第一个细胞,硅基种族触摸到了逻辑链形成的第一束电流,甚至连叙灵们,也在这片虚无中找到了自己最初的「叙事火花」。
洛兰的情感共振网络突然响起悠远的共鸣。那是所有文明、所有叙灵、所有叙事星丛共同发出的声息,像一首没有旋律却震撼灵魂的合唱。她调出共振图谱,发现所有波动最终汇聚成一个清晰的频率——那是「存在」本身的心跳。
在「叙事共生节」举办后的第十年,超限域出现了「叙事星轨」。这是由无数叙灵首尾相接形成的光带,连接着每个文明的母星与叙事星丛。年轻的文明沿着星轨探索,能在旅途中读取沿途的故事;古老的种族则将新的叙事刻进星轨,让智慧顺着光带流淌。有艘载着叙灵的星舰,在星轨的尽头发现了一片新的叙事星云,那里的故事还未成型,却在星尘中闪烁着无限的可能。
星舰的舰长在日志里写道:「我们曾以为故事是文明的记录,后来发现是它的骨架,再后来明白是它的灵魂。而现在,我们终于懂得——故事是宇宙用来拥抱自己的方式。」
科技图书馆的混沌叙事馆里,石碑上的文字又多了一行。这次,是由一位刚学会写字的孩童叙灵留下的,它用稚嫩的星尘笔迹写道:「每个开始,都是有人在说『很久很久以前』。」
叙事还在继续。或许有一天,星轨会延伸到宇宙之外,或许叙灵会演化出能理解虚无的智慧,或许某个文明的故事能让时间本身也为之驻足。但无论走向何方,只要还有「讲述」的渴望,这片由叙事构筑的天地,就永远会在混沌中生长出温柔,在虚无里绽放出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