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对于动画电影的制作有了更充足的信心,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后来的《白雪公主》这一经典长篇动画的诞生。
当然,在决定要制作这一部电影的时候,所有好来坞都以为迪士尼疯了。
好来坞将制作这样一部部80分钟的电影称为“迪士尼蠢事”,当时人们都无法相信观众会为了一部当时被称为卡通片的电影付钱并带在电影院里呆一个多小时。
但对此,华特却有着自己的坚持,《超人与米奇》的成功已经向他证明了,动画同样也能够吸引观众。既然《超人与米奇》能够做到,为什么《白雪公主》不能,它们同样都是迪士尼制作的电影。
当时,唯一对华特决定表达支持的,就是《信使报》的老板柯林·卢珀。
他不仅仅赞同了迪士尼创作长篇动画的决心,并且还在资金上给予援助,避免了最糟糕的断链发生。而在事后也证明了,迪士尼以及柯林的决定是正确的,《白雪公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了继《超人与米奇》第二部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就的动画电影,并且也是首部长篇动画电影。
……
“给我一张《超人与米奇》的电影票。”
“10美分。”
电影院内,支付了10美分买下一张电影票。
柯林看了一眼手中薄薄的电影票,又扭头看了一眼身后大排场龙的队伍。
距离《超人与米奇》上映已经过去了三天,然而电影院里依旧人满为患。
拿着电影票,从拥挤的人流中进入影院找到自己的座位,柯林坐下听着耳边传来了讨论声。
在【超级听力】的作用下,他坐在位置上不动就能够将整个影院的声音都听在耳中,这些观众绝大多数都超人的忠实读者,当然其中小部分也是米奇的粉丝。
能够在一部动画短片中,看到两个自己所喜欢的角色的登场,无疑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而在观众的期待中,电影院内的灯光渐渐暗下,紧接着大屏幕中米奇的大脑袋出现在了上面,这是迪士尼动画的开场标志。
《超人与米奇》
随着米奇头像的暗下,电影的标题开始出现在了荧幕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洛杉矶和纽约上映的版本中,短片的名称顺序有些许的差别。
在洛杉矶的电影院中,短片放映的名字是《米奇与超人》,而到了柯林所在的纽约则被换成了《超人与米奇》。
这是在动画设计之初,双方就已经讨论好的想法。
为的就是凸显在不同城市人气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