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但不知为何,那一刻,我脑海中仿佛有根弦被拨动了。一种模糊的、基于大量杂乱信息浸泡后产生的直觉,让我感到一丝不对劲。这种“巧合”,带着一种人为的、刻意掩饰的痕迹。
我下意识地,在信息流内部的检索栏里,输入了那家供应商的名字,并限定了时间范围。
更多的碎片浮现出来:几个月前,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基金收购了该供应商的部分股权;上周,一个与该基金关系密切的学者,发表了一篇质疑该科技公司某项核心技术专利稳定性的报告……
这些点,分散在信息的海洋里,看似毫无关联。但此刻,它们在我脑海里,被一条若隐若现的线串联了起来。
一个大胆的、令人脊背发凉的猜想形成。
我猛地拿起手机,几乎是下意识地,拨通了方舟的号码。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接通。
“方舟,”我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沙哑,“我觉得……‘远航科技’明天开盘可能会被做空。理由是技术专利隐患和供应链危机,但本质是……恶意收购的前奏?”
电话那头,是长达十几秒的沉默。
然后,我听到他轻轻吸了一口气,那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赞赏的复杂情绪。
“证据链还不完整,但直觉的方向……”他顿了顿,说出了让我心跳骤停的评价,“……完全正确。”
“林夕今,”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清晰而有力,“欢迎,真正来到信息的岸边。”
那一刻,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
我依然坐在余姚家中这间小小的卧室里,但我的视线,已经穿透了墙壁,看到了更遥远、也更残酷的风景。
而方舟,不再是那个我需要仰望的神祇或麻烦。
他成了我的引路人。
而我,正以一种他自己都未曾预料的速度,追赶着他的脚步。
第三节
“远航科技”的事件,如同一次精准的预言,在次日金融市场开盘后迅速应验。
做空报告准时发布,措辞狠辣,直指专利与供应链核心。股价如断崖式下跌,市场一片哗然。而我,在余姚的家中,透过那块冰冷的屏幕,目睹了自己“直觉”被验证的全过程。
没有欣喜若狂,只有一种冰冷的、近乎麻木的战栗。我凭借碎片信息拼凑出的图景,竟能如此真实地左右一家巨头公司的命运,影响成千上万人的财富。这种力量感,带着令人心悸的重量。
方舟的通讯在收盘后接入,他的全息影像出现在我的房间里,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