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一座小庙里抢救出来的雕像,雕像外观有点让周至惨不忍睹,不过经过检查后,发现腔内是空的,从空腔里分析,竟然是夹苎干漆工艺。
所谓的夹苎干漆工艺,其实是从南北朝便开始有的一种脱胎漆器的工艺,就是先用一个粗略木雕做内胎,在其上绷上竹篾,细麻,灰漆糊封,反复多次,等待器物干燥后开始塑性,造漆,磨光,装饰,建造好造像。
之后再将内部的木胎和支撑物取出,只留下一个空壳。
到了唐代,每年四月初八的佛会,僧众们都要抬着佛像巡城,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因此要求佛像必须轻便,夹苎干漆工艺造像当然是最好的,被大力生产,工艺也随即被推到了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