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越天师家宅中还有一名男侍,怎么,他没有来吗?”
符瑶也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看向自家小姐,越颐宁却微笑着答了:“没有,他没有来。昨日我便还了奴书给他,放他离开了。”
“长公主以后当做没有这个人便好。”
魏宜华虽有几分意外,却也没多说什么:“我明白了。”
车轮滚滚,奔赴燕京城。地面铺设着长绒毯,触脚柔软,架上香炉滚热,紫烟徐徐。越颐宁望着拥虎皮而坐的魏宜华,开口道:“在下有惑,不知可否请教长公主殿下一个问题?“
魏宜华点头:“自是可以,你但说无妨。”
“长公主殿下此前乔装改扮来寻我多次,以魏姑娘自称,却只向我求过一次卦,其余便是与我闲聊些国事而已,”越颐宁眼光微闪,意味不明,“我很好奇,长公主殿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毕竟往后数月我都要寄住在公主府上,有些事不清楚不明白,我也放心不下。”
魏宜华默叹道:“是。便如天师所说,是我隐瞒在先,我自然是要与你说明原委才对。”
“先前,我与天师讨论过一些时事,对朝政有所涉足。如天师所见,现今的东羲朝堂可粗略地划分为两大派系,世家与寒门。”
世家的诞生,要追溯到开朝君主熙元帝。建国后,熙元帝给一同打下江山的几位功臣赐了世袭爵位,以表功勋嘉奖。
自东羲数百年前开朝至今,随着历史推演,世家势力发展迅猛,以谢,王,顾,袁四家为首的世家子弟逐渐占据了朝廷中的绝大多数官职,如星罗棋布,遍于九卿百官。世家大族间世代通婚,姻亲相结,声气相通,权贵门第枝叶繁茂,近乎遮
天蔽日,以至于寒门学士虽有经纬之才,终不得一展抱负;而纨绔子弟纵无尺寸之功,亦得高官厚禄。
“我父皇登基后便是察觉了东羲选拔制度的缺漏,于是力排众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文选制。”
魏宜华说:“文选制选拔人才,只论才干,不论门第。由礼部出题编纂当年的考卷,所有考生拿到的均为一致考题,所有考生在核定条件的考场内限时作答,为确保公平公正,审卷人会将所有考生的卷子弥封,以防泄密或是投机作弊。”
越颐宁望着她:“如此激进的改革,恐会动摇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那群老头是怎么同意让这条政令颁布实施的?”
魏宜华:“父皇也猜到这条政令绝对会被阻拦,因而在政令中留了道口子,依然保留了举荐制,世家子弟们若不想参与考核,一样可以通过这条特殊途径获得官职。”
越颐宁赞道:“很明智的做法。”
虽说举荐制并未取消,但两项制度摆在那里,哪一条途径更能服众,观者心中早有评判。随着读书之风的兴起,久而久之,许多有才干的世家子弟也会为了证明自己而选择通过文选制入仕,举荐制尚存,却被渐渐视为能力较差者的选择,即使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