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密约》草案。
皮特爵士喉头滚动了一下,艰难地咽了口唾沫。窗外的乌鸦叫让他后背莫名发凉,但桌面上那份文件,尤其是那份气象预测技术的诱惑,像滚烫的烙铁灼烧着他的神经。
他瞥了一眼冯·克洛格,德国人脸上的决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最后一点犹豫。“大英帝国,”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沙哑,“……同意签署。”
杜邦几乎在皮特话音落下的同时,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法兰西!签署!”仿佛慢了一步,那份技术清单就会飞走。
帕克参赞深深看了唐启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最终,他嘴角重新扯起那副标准的职业笑容,只是眼底深处依旧保留着一丝审视:“美利坚合众国,同意加入。
不过,”他举起文件,“关于技术验证的具体流程和时间表,我们还需要在补充备忘录中详细敲定。”
“好说。”唐启只回了两个字。
副官立刻上前,将准备好的蘸满了浓墨的钢笔,无声地放在四位特使面前。紫檀木笔杆沉甸甸的,带着冰凉坚硬的触感。
冯·克洛格第一个抓起了笔。他甚至没有再多看一眼文件的具体文字——那些技术、那些金子、那些矿产,足以让他赌上一切。
他几乎是扑在桌面上,笔尖带着千钧之力,在文件的落款处,重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墨水瞬间渗透了纸张,力透纸背,带着一种近乎宣泄的狂热。汉斯·冯·克洛格——这名字在纸面上扭曲着,像一头被释放的猛兽。
皮特爵士握笔的手有些发抖。他掏出手帕,再次用力擦了擦额头和手心,才屏住呼吸,极其工整地、一笔一划地写下全名:阿尔杰农·皮特爵士。写完最后一个字母,他像是耗尽了力气,长长地吁了口气,额上的汗珠滚落下来,砸在桌布上,洇开一小团深色。
杜邦签得飞快,字迹带着法兰西式的花哨和急切。路易·杜邦——龙飞凤舞,最后一个字母的尾巴高高扬起,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亢奋。
帕克参赞签得最慢,也最稳。乔治·帕克——字母清晰流畅,间距完美,如同打印上去的一般。签完,他甚至轻轻吹了下未干的墨迹,才将笔放下,脸上重新挂起那种无懈可击的微笑。
最后,唐启拿起笔。他没有看任何人,目光落在文件顶端那行醒目的标题——《北平密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