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尚未完全准备就绪时打他个措手不及。
\"督军,\"蔡锷终于开口,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担忧,“如此分兵,我们的补给线会拉得很长....”
\"所以才需要速战速决。\"唐启斩钉截铁地说,同时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图纸,“这是我设计的装甲列车方案,可以在铁路沿线提供火力支援和快速机动。”
将领们立刻围拢过来,对着图纸上那个钢铁怪物啧啧称奇。唐启心中暗笑——这不过是他把一战时期的装甲列车概念提前搬到了民国。但对这些从未见过坦克的将领来说,这已经是天方夜谭般的武器了。
\"格老子的,\"熊克武瞪大眼睛,“这铁壳壳上头架着重炮,还不把北洋军那些龟儿子吓得屁滚尿流?”
众人哄堂大笑,紧张的气氛为之一松。唐启趁机详细解释了装甲列车的作战方式,以及如何利用西南地区相对发达的铁路网进行快速部署。
他注意到蔡锷的眼神从怀疑逐渐变成了思索,最后竟带着几分钦佩。\"妙计。\"蔡锷终于点头,\"若真能如此,三路北伐确实可行。不过....\"他转向其他将领,“各部必须严格协调,任何一路滞后都可能连累全局。”
会议持续到深夜。当最终方案敲定时,唐启的\"三路北伐\"计划获得了通过,但蔡锷坚持在其中加入了阶段性目标,先集中力量夺取武汉,再视情况决定后续行动。这个折中方案让双方都感到满意。
散会后,唐启特意留下蔡锷。月光透过窗户,在两个领袖人身上洒下清冷的光辉。
\"松坡兄,我知道你心里还有顾虑。\"唐启递给蔡锷一杯普洱茶。
蔡锷接过茶杯,苦笑道:\"督军用兵如神,锷自愧不如。只是....\"他望向窗外的夜色,“这些将士都是活生生的人啊。”
唐启心头一震。是啊,地图上的箭头代表着成千上万条生命,每一个决策都将带来真实的流血牺牲。
\"我明白。\"唐启声音低沉,\"但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每拖延一天,袁大头的独裁统治准备就完善一分。\"他放下茶杯,“松坡兄,你想象过未来的龙国吗?”
蔡锷疑惑地看着他:“督军何出此言?”
唐启自知失言,连忙转移话题:“我是说....我们必须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没有欺压的龙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