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名身着诡道院黑袍的修士走出。
他们并未强攻阵法,而是围绕着城池,埋下了一根根刻画着诡异符文的骨桩。
随后,他们盘膝坐下,口中念念有词。
渐渐地,城池上空的气运开始紊乱,那护城大阵的光幕以肉眼可见的度变得黯淡、稀薄。
城内的守军惊恐地现,他们赖以生存的阵法正在失效!
同时,一种莫名的虚弱、烦躁、绝望的情绪在军中蔓延,甚至生了小规模的内讧。
不过半日,护城大阵轰然破碎。
城门从内部被打开,一群双眼通红、状若疯狂的守军士兵相互厮杀着,而城外,北玄军队冷漠地列阵,等待着最后的清理。
诡道之术,攻心为上,毁其根基,不战而屈人之兵。
除了军事上的碾压,北玄另一套体系也在高效运转——接收与安抚。
随军的大量文官、以及从江北调派的基层官吏,紧随大军之后,接管新占领的州县。
他们带着北玄的律法、税制、以及……对北玄诡帝李璟的狂热信仰。
《玄律》被迅颁布,旧的南胤苛捐杂税被废除,土地政策被调整。
虽然过程必然伴随着阵痛和反抗,但北玄展现出的强大控制力和相对“公平”
的秩序,让许多在南胤腐朽统治下苦不堪言的底层百姓,很快选择了接受。
更重要的是,关于北玄诡帝的种种神异传说,开始在江南之地悄然流传。
意志降临、破碎仙阵、吞噬雷霆……这些在普通人听来如同神话般的事迹,经过口耳相传,不断神化,使得李璟的形象在江南百姓心中,逐渐从“北方魔头”
向着“真命天子”
转变。
一种无形的“势”
,正在江南大地凝聚,并朝着胤都方向,汹涌而去。
七日后。
陈枭率领的前锋精锐,抵达秣陵关外三十里处安营扎寨。
秣陵关,建于两山之间,扼守通往胤都的官道,城墙高厚,地势险要,素有“南胤北门锁钥”
之称。
关内此时已聚集了从各地败退下来的残兵,以及从胤都紧急增援而来的三万禁军,总兵力过八万,由南胤皇室一位以稳重着称的老王爷亲自坐镇。
关墙上,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守军数量远之前的临江府,士气也因为有了主心骨和险关依仗而恢复了不少。
老王爷望着关外那支沉默如山、煞气冲天的北玄军队,眉头紧锁。
他深知,这将是一场决定南胤国运的生死之战。
“王爷,北玄军远来疲惫,我军以逸待劳,又有关墙之利,必能叫那北玄蛮子碰得头破血流!”
身旁一员将领信心满满地说道。
老王爷却缓缓摇头,脸上没有丝毫乐观:“你们不懂……那位北玄皇帝,他……不是凡人。
江畔一战,青阳仙长败了,仙阵……也被破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众将闻言,刚刚提起的士气又是一滞。
关于江畔之战的恐怖传闻,他们也有所耳闻,只是大多不愿相信。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连滚爬爬地冲上关墙,脸色惨白,声音颤抖:“报——!
王爷!
各位将军!
北……北玄军中……有……有飞舟!”
众人顺着斥候所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北玄军营上空,三艘庞大的血蝠飞舟缓缓升起,如同悬浮于空中的血色堡垒,投下的阴影笼罩了大片土地。
飞舟侧舷的符文开始亮起幽光,散出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
紧接着,更让他们头皮麻的一幕出现了。
在北玄军阵后方,一片空旷之地,地面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