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会加派人手,重点探查西山、北邙区域。”
陈枭领命,身形再次融入阴影。
李璟独自静坐,指尖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击着。
运用“窃运丝”
的初步成功,让他对后续计划有了更多把握。
他不仅可以通过窃运丝细微改变他人命运,或许还能……主动制造“机会”
。
他的神识再次蔓延开去,这一次,目标锁定在几位品级不高、但身处关键部门(如工部、户部)、且气运中带有“怀才不遇”
或“备受排挤”
迹象的官员身上。
这些人的气运大多灰白,缺乏上升的“贵气”
和“机遇”
。
李璟选中了其中一位在工部都水清吏司任职的员外郎,名叫赵思明。
此人年近四旬,却仍只是个从五品的小官,气运灰白中带着一丝顽固的“清正”
之意,显然是个不懂钻营、埋头做事的技术型官员。
其气运中,“怀才不遇”
的郁结之气颇为浓厚。
“便是你了。”
李璟微微一笑,催动窃运丝,并非窃取,而是尝试“赋予”
。
他小心翼翼地从自身那庞大的、源自皇室和窃取周文渊的驳杂气运中,剥离出极其细微的一丝代表“机遇”
和“赏识”
的气运因子,通过窃运丝,缓缓注入赵思明的气运光柱之中。
这过程比窃取要困难得多,如同微雕,需要极高的控制力。
李璟全神贯注,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终于,那一丝代表“机遇”
的气运成功融入了赵思明灰白的气运中,虽然未能改变其整体颜色,却如同在死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荡起了微弱的涟漪。
“种子已经种下,能否芽,就看你的造化了。”
李璟收回窃运丝,长舒一口气。
这种主动赋予气运的消耗,远比窃取要大。
数日后,朝会上。
关于东南水患后续治理以及河工贪腐案的追查,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太子一系试图将责任进一步推给已倒台的周文渊及其党羽,以撇清自身。
而其他皇子派系则紧咬不放,要求深挖,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一向在朝堂上沉默寡言的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赵思明,竟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出列,呈上了一份他耗费多年心血整理的《河防疏议》,其中不仅详细分析了此次东南水患的成因(直指河工款项被层层克扣、工程质量低劣),更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包括疏浚、固堤、水库调节在内的长远治理方案,数据详实,论证严谨,虽言辞朴素,却切中要害。
这份奏疏一出,满朝皆惊。
就连龙椅上精神不济的皇帝,也难得地提起了一丝兴趣,仔细翻阅后,竟当庭称赞赵思明“实心任事,颇有见地”
,下旨将其破格提拔为工部郎中,并命其参与东南水患的后续治理事宜。
赵思明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的边缘官员,成为了朝堂上新晋的红人。
虽然这背后少不了各方势力重新审视和拉拢,但这一切的,却是那份恰到好处呈上的《河防疏议》和皇帝那一声罕见的称赞。
永巷冷宫中,李璟通过神识“看”
着赵思明那原本灰白的气运,因为这次“机遇”
而注入了一抹亮色,虽然依旧不算强大,却已然打破了多年的沉寂,开始缓慢流转、增长。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窃运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
既可剥夺,亦可赐予。
于微末处落子,亦可搅动天下风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