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扬扬,镐京可谓是人尽皆知。
上午,长安县衙二堂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京兆少尹杜衡与长安县令张文新对坐无言,两人眼下均是一片乌青,显然是一夜未眠。
案上摊着的卷宗,此刻却像一块烧红的烙铁,让人碰也不敢碰。
“静塞军,敢死营。”
杜衡声音干涩。
“怎么会是那里,这、这简直是把天捅了个窟窿,又自己补上了。”
杜衡面色阴沉,指尖重重地点在贾珏这个名字上。
“大人,衙役们查得清清楚楚。”
“昨日午后,西城茶馆附近的商家亲眼见一个高大英俊少年出了西城茶馆来到了附近一座荒废宅院,出来时已换了一身玄色劲装,骑上一匹骏马直奔西郊,沿途又有守军、樵夫、驿卒等佐证,最后的身影,没入了龙首原下的静塞军新兵大营。”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说出下一个结论需要极大的力气。
“今早天刚亮,县衙的人便持文书前去询问。”
“营中书记官验过画像,确认无误。”
“那人名叫贾珏,贾家旁支子弟,父母双亡。昨日午后自行投军,进入敢死营,名册今晨已快马报送兵部备案。”
“敢死营!”
张文新倒吸一口凉气。
“静塞军号称九死一生,敢死营更是十死无生的去处。”
“他这是自寻死路,却也给自己找了一把天大的保护伞啊。”
张文新闭上眼,复又睁开,缓缓道。
“天圣元年,陛下亲旨,壮士效死,国之所倚,凡自愿入静塞敢死营者,除十恶不赦之罪,前尘皆勾,唯论军功。”
一言既出,满堂死寂。
这意味著,只要贾珏犯的不是谋反、谋逆等十恶大罪,他之前的一切罪责,包括疑似杀害贾蓉、贾宝玉,都已一笔勾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