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禄元素上,加上一颗寿桃,代表寿长绵绵,而题材也便成了福禄寿,若是再雕一只喜鹊,则成了福禄寿喜!
这块玉虽然呈青白,现在被叫做青白玉,但其实古人的审美没有现代这么复杂,这块玉应该已经可以归为白玉了,就好像翡翠也是一样,如今市场的精品翡翠,最为讲究种水,比如净、透、无棉,但古人则最看重色,一个豆种飘绿的翡翠,现在顶多就是几百块的东西,但古代很可能就是贵族的佩物。
而后,罗旭再次看了看玉上的一道明裂。
也正是那道裂,让罗旭远远就注意到了其中的土沁。
不过此时罗旭却是暗暗一愣,这土沁……也太深沉了!
一般来讲,如果是真土沁,其实挺影响物件儿美感的,尤其是小器型。
比如这块玉,本就不大,这一道带土色的裂痕几乎占了一小半。
饶是如此,由于土沁可以证明物件儿肯定是老的,所以更多人也就没那么在乎了,反而将它融入了物件儿的美感之中。
当然,好在这道裂很细,如发丝一般,再加上非常深沉,定然不会造成再次开裂。
而罗旭之所以觉得深沉,因为这土沁并不像很多出土物件儿那样突兀,反而很柔和,仿似早就融入了这块玉佩。
这样的话,那就是一种可能。
熟坑!
这也是罗旭之前的想法。
出土又为何是熟坑?
原因很简单,出土的日子太久远了,而在出土之后,又经过百年甚至以上的时间发生了包浆,如此在现代来讲,就可以推断为熟坑了。
说白了,就是出土后太久了,然后又有几代人进行盘玩,传世……便熟了。
看着这玉佩的雕工和岁月的印迹,罗旭莫名地好奇,它的背面是怎样的。
或许……可以和宋翰彰说一声?
不过不等他开口,他顿时发现这玉佩的侧面……居然有字雕?
这玉佩也就是几毫米厚度,而且就在土沁所在的位置,再加上历经多年,这字雕可以说是又小又有磨损,让人看不太清。
罗旭再度凑近了一些,才凭大概轮廓判断,这是“赠”“少”两个字。
赠少?
嘛意思?
罗旭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一般来讲,有雕的玉佩要比没雕的价值更高,虽然比不得青铜器上的铭文,但意思上还是很接近的。
尤其是要是能靠着雕字推断出背景,那价值恐怕就会拉升几倍,甚至数十倍、百倍!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