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随后,罗旭又瞥了那笔筒一眼。
笔筒上釉为浅绛彩,外壁绘画着富贵牡丹,这算是当时笔筒常见题材了,同时牡丹侧边有诗有款,但款式并非名人款,笔筒最下一圈则有海水江崖纹,逼真、灵动。
果然如秦雅所说,笔筒也开门,而且是带土的!
当然,物件儿带土并不一定非要是上面敷着一层土,因为那一般都是出土未清理时候的特征;有时候细小的裂纹带有土沁,也算带土。
行里有这么一句话,土沁未必生坑,但生坑必带土沁,指的一般为瓷器、玉器。
因为长期埋藏地下,受温湿、酸碱、盐分等自然环境影响,必然会造成的一种侵蚀状态,这种侵蚀状态或深或浅、或明显或隐蔽,而这个笔筒上,便有明显的土沁痕迹。
秦雅推断是咸丰,应该是因为浅绛彩工艺,毕竟浅绛彩的出现最早在咸丰五年的时候。
不过罗旭倒是觉得未必,原因很简单,绘画风格、纹饰特点,更偏光绪,而且光绪晚于咸丰,也有浅绛彩。
尤其是海水江崖纹的画法和颜色,明显是光绪时期的风格。
想到这,罗旭抬起头看向秦雅:“玉璧底?”
所谓玉璧底,便是底部不上釉,呈一个玉璧的形状,内外大小两个圈,质地为磨砂手感。
玉璧底也分两种,一种是整体不上釉,全是磨砂玉璧底,而另一种则是外圈无釉,中间一个小圆之内,是有釉色的光滑质地。
秦雅立刻点了点头:“您怎么知道的?”
一旁的卢先生也是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罗旭不看便知笔筒底部的样子。
罗旭一笑,也没回答,直接将那笔筒拿了起来。
果然,玉璧底,内为带釉,且是蓝色双圈,无字款!
“光绪的,仿清早期玉璧底,因为是仿制康熙,所以也能叫小康!”
说完,罗旭将东西放在了桌面上,看向卢先生。
“东西没毛病,您报个价格吧!”
罗旭微微一笑,虽然已经知道对方叫价五十万,不过还是要再问一次,毕竟……他有其他想法。
“刚才已经和您的店员报过了,五十万!”卢先生淡然说道。
罗旭点了点头:“这是……哪个物件儿的价格?”
这句话把卢先生问住了。
五十万明显是两个物件儿的价格,作为荣楼的老板,罗旭不可能不懂行情吧?
他居然问哪一个?难道是打算五十万只收一个?
见卢先生懵逼的样子,罗旭笑了笑,不等对方回话,立刻又问:“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