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各地百废待兴,各处都是急需用人的时候,李甘泉拿下汉口之后,虽然整编了不少左良玉的军队,可问题是这些人战斗力低下,现在还都在进行训练,至少两个月之内无兵可用。
但张献忠现如今杀使者的行为,那也是朝廷所不能允许的,如果要是就这么置之不理的话,那朝廷刚刚培养起来的权威,很有可能就没什么用了,所以朝廷必须得有所表示才行。
张献忠想的也很简单,明明自己已经自立为皇帝了,何必再给自己要一个太上皇呢?
而且地处于川蜀之地,外面的人想进来的话,那只有两条路,沿长江西进,这可以说是最难的,从北面的关中进来的,那里是李自成的地盘,想必也不会借道给明军。
张献忠思考过后,最终选择杀了明军的使者,这也是给手下所有人表态,咱们是要在这条路上走到黑的,谁也别想着有别的路子。
张献忠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他手底下有很多大明降军降将。这些人眼看着大明朝廷再次树立起来了,没准儿就有别的想法,干脆把你们的路都给堵死。
至于说北方的李自成,张献忠也和他交过手,对李自成还是比较了解的,自己没那个运气去京城,对李自成还有些羡慕,但是主力被满清剿灭,这也是李自成不如张献忠的地方。
按照历史上的走向,张献忠是被豪格剿灭了,但因为朱慈琅北伐的原因,豪格的军队根本就没有机会南下川蜀。所以张献忠现在的实力可不弱,再加上成都平原粮食的供给,这也就让张献忠对自己的实力有了错误的估计,甚至觉得自己能够让大明军队在入川的路上吃个大亏。
如果要是这样的话,没准儿一统天下还是有可能的,当大明军队栽倒在入川的路上的时候,自己就可以顺势东进。先拿下汉口进而攻击南京,最后沿着大明太子北伐的路定鼎天下。
当然这想法是不错的,至于有多少能够真正实现,这恐怕就不是他能说了算的了。不过杀了大明使者之后,这家伙也知道惹了事儿了,所以在入川的各处道路上全部严防死守。
皇宫,原蜀王府
张献忠占领这里之后,征伐民工数万人,把蜀王府周边都给拆干净了,然后扩充了两圈,算是有了现如今皇宫的雏形。但是在他看来跟南京和北方的皇宫比起来,实在是没办法比。
所以这家伙一直都在做梦,就算是北方的皇宫咱插不上手,南京这边儿也一定要去坐坐那个位置才行,要不然的话总感觉自己这个皇上没什么说服力,尤其是在这川蜀之地定都总感觉差了些什么。
按照张献忠的想法,要么是北方的京城,要么是长江口的南京,再次一点儿北方的长安也可以,可问题是这三处都不在自己的手里。李自成大起大落那么长时间,到最后还占领着长安之地说到底也比自己正统的多。
不过这一次拒绝朝廷使者,他自认为在天下人面前露了脸。李自成那种无胆鼠辈竟然是认了朝廷的招抚,现在变成了什么狗屁陕西巡抚。连个皇帝的名号都不敢要,自己这边还是坐得稳的。
想到这里,张献忠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再看看满朝文武的官员,林林总总的将近上百人,不管怎么说咱也是个朝廷,虽然这些人以前大部分都没当过官儿,但现在穿上各种官服之后,那也是替咱管理的川蜀有些日子了。现在虽不能说是过上好日子,但至少粮草不愁。
其实川蜀内部并没有多少的耕地,也就只有盆地中间那一部分可以耕种,原本养活这里的人是足够的,但张献忠带着大批军队和流民进来,早已经是超过了当地的负荷。
这家伙在各地屠戮了不少的人,这才保持了收支平衡,但是离开成都之后,很多无人的村子荒在山上,这就是他不缺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