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老师说我们换个方式,增加一点难度。出个城市名,说出相关的诗词。
一组听题:武汉市。说出跟武汉有关的诗。一组思考了一会答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答对得分,台下响起掌声,给了一组鼓励。
二组听题:九江市。肖班长答: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月荻花秋瑟瑟。”
答对得分。
三组听题:贵州市。三组答不出,轮四组也答不出,再轮一组,一组还在思考。我看钟云霄,他示意我答。出题老师说轮二组答题,我答: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导师说对了呀!夜郎就在贵州,得分。台下又响起掌声。
三组再听题:滁州。
三组答不出,四组,一组,都没人答,又轮到我们。
钟云霄答:“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台下又响起掌声。
出题老师说最后一个地名,哪一组会就可以举手:马鞍山。
看了地名,大家都面面相觑。我让肖班长答题,他说他也不会。我提示一下,都说很容易,就让李波举手答题: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咚咚咚,二组要得分了,台下也响起掌声,第一轮挑战二组获胜,掌声更热烈了。大家喝水五分钟后继续。
我们组信心满满,我说才过去三分之一,也不知道接下来老师怎么出题,还是要小心应对,不能大意。
五分钟到了,又重新开始第二轮挑战。
第二轮只有一道题目20分。每组四人配合,分段背诵王勃的“滕王阁序”。
第一组背第三小段,
第二组背第四小段,
第三组背第五小段,
第四组背第六小段,这样依次衔接。
有选手问出题老师,可以提示从哪开始吗?老师说不能提示,你会背诵就知道自己背哪一段。我举手问老师,我们可以相背吗?老师说可以,大家也巴不得我们组先开始,他们才知道前后是哪一段。我们四人暗示好,我就开头了: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钟云霄接: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肖班长接: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
李波接: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我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钟云霄又接: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肖班长接:怀帝阍而不见,
李波接:奉宣室以何年?
老师说二组答题准确完整,得20分。
一组背了我们前面一段,三组就背我们后一段,不够流利完整,各得15分,第四组没办法答题。老师问哪一组学员能单独背四组这一段,可以举手。大家都摇头,钟云霄低声问祝妹妹行吗?行就快举手,20分不要被别人抢先了。我举手,台下就响起鼓励的掌声,我接过麦克风,流利背出这一段: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君之弱冠;有怀投笔,暮宗悫只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奉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话音刚落,台下观众又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为组里争到了20分。第二轮我们组还是获胜。
第三轮继续开始,老师出第一道题:请各组按顺序背出能代表久别重逢的古诗句(本题10分)。
一组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