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事心里早有准备。所以众臣对于皇上这个决定接受的很快。礼部官员很快又准备起了江玉燕的登基大典。
这三年来,皇上没有认真处理过一次朝事,所有的事情都被他交到了太后的手上,每天只和照顾他的宫女及长相清秀的小太监们一起风花雪月、吟诗作对、品茶画画。
而朝臣们众始再如何劝他担负起成为一个皇帝,成为天下之主的重任,他也是死性不改。只是常泰心里的确是觉得自己愧对于天下百姓,大明的列祖列宗。
所以他最终做下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传位给自己的母亲——太后江玉燕,这个他最崇拜的女子。
传位给自己母亲后,常泰就带着和他“志同道合”的几个宫女太监一起出宫了,他如今被江玉燕封为了安乐王,终于可以离开禁锢他自由的皇宫,出宫游历天下,走遍大江南北了!
随着安乐王得离开,江玉燕这个新上位的皇帝更加推进朝廷的改革,一时间从她手里流露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方子,下达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令。
训练水师,组织人手去海外做生意。拿出牛痘、水泥、火器图纸的出现让朝廷众臣们忙的团团转,都没有时间党政。
这日,早朝时,在朝廷众臣的好奇下,江玉燕又在朝堂上宣布了一件大事。
江玉燕吩咐人将一石带着麦穗的水稻及一个装着土豆、红薯、玉米的筐子放在了乾清宫的大殿中央,她高兴的对着众臣们开口说道“爱卿们快看,此乃朕皇庄上的细侬们的研究出来的新水稻品种,你们看看和以往的水稻可有何区别?”
户部的官员听到江玉燕的问话,户部尚书急忙跑到大殿中央拿起了一束麦穗,他看着比以往一个麦穗更加沉重,更加数量多的麦穗,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
他急忙剥出一颗麦粒放进了口中,瞬间户部尚书就泪流满面,他是穷苦人家出生,如今才将将年过三十就能爬到户部尚书的位置,全靠族众乡亲们和父母兄弟的全力供养,他也是做过农活,侍弄过庄稼的人,怎么会不明白新水稻现世对大明,对百姓的好处。
户部尚书和其他同样上前查看水稻有何不同的官员们对视了一眼,随后一起跪倒在地,“敢问陛下,这,这,这新水稻的麦穗可是比以往的大了许多,颗粒也更加饱满,数量更是多了不少!”他们一个个难掩激动,声音颤抖,眼含热泪。
江玉燕听到他们的问话,点了点头,开口肯定了他们的话,同时也要他们漂浮的心彻底放回了肚子里。
“此乃朕的皇庄里面新培育出来的新型水稻,朕称之为杂交水稻。根据细侬们的不停实验和测算,如今这种是产量最大,最稳定,味道最好的品种,可以在土壤富饶的土地上每亩产量多达四、五石,土壤不太丰饶的土地上,也可以量产多达二、三石。
而且这次还不止发现了这一种可以量产的作物。
其他庄子的细侬们也发现了有几种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可以量产的作物,分别是土豆、红薯及玉米。
通过下面的人的实验,即使是在山坡上满是石块的地方,也可以种植出他们。而且他们产量极大,容易饱腹,不过吃他们都需要有注意事项,朕已经叫下面的人列了个关于水稻种植和其他三个作物种植的注意事项和食用注意事项的单子,你们可以看看。”
听了江玉燕的话,大臣们也纷纷看向了另一个框里的其他三样东西。
看看左边框里产量高的水稻,又看看右边框里产量高,容易成活的土豆、红薯,玉米,官员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都说着有了这些作物后,百姓可以吃饱穿暖,再也不怕挨饿了。
江玉燕满意地看着这一幕,微笑道“此几样作物若是推广种植,那么不管是在土地富饶的江南地区,还是在土地贫瘠的其他地方,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