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下也难以完全磨灭。但又似乎……太刻意了?像是一场精心排练的表演。
“通知第一小队,准备行动。”杉田最终下了决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告诉第二小队,保持隐蔽,继续监视周边所有异常,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最不可能的人。” 一丝职业性的多疑,让他留下了后手。
就在杉田的注意力被“同善堂”内的“黛”牢牢吸引时,真正的黛,正走在通往西环货运码头的一条僻静小路上。她依旧是一身“阿娣”的打扮,但竹篮里,除了几棵掩人耳目的青菜,底部却暗藏玄机——那卷承载着“致命名单”的微型胶片,被巧妙地密封在一小段挖空的蜡烛里。
她的目的地,并非任何已知的联络点,而是一家名为“永和”的、专营南北杂货的旧式店铺。这家店铺表面寻常,却是“创世纪”组织利用明清时期“漕帮”遗留的、基于宗亲乡谊和商业行规构建的古老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这套网络独立于任何现代情报体系,依靠的是口耳相传的暗语、特定的货物摆放顺序、甚至是掌柜拨算盘珠的节奏来传递信息。程海颐的级别,根本接触不到这个层面。
黛走进店铺时,店内只有一位戴着老花镜、正在核对账本的老掌柜。店里弥漫着干货、药材和旧纸张混合的复杂气味。黛没有直接上前,而是先在摆满瓷器的货架前驻足,看似随意地拿起一个绘着鱼藻纹的青花碗,用手指轻轻敲了三下碗沿,然后将碗略微倾斜,检查底款。
老掌柜头也没抬,只是扶了扶眼镜,用算盘拨出一个特定的、清脆的声响。
黛心中一定。她走到柜台前,用带着浓重闽南口音的粤语,怯生生地说:“阿伯,有无‘龙涎香’?我家阿哥出海,说要拜妈祖用。”
老掌柜这才抬起眼皮,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龙涎香贵重,小姑娘,你买得起?”
“阿哥留了银钱,说……说‘三两三钱三’,买一线‘平安香’。”黛说出了一句看似颠三倒四,实则暗藏接头的价格与数量指令。
老掌柜沉默了片刻,仔细打量着黛。他看到的,是一个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渔家女,但那双低垂眼眸深处一闪而过的清明与坚定,却与她的外表格格不入。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里间,取出一个看似普通的、用来包装糕点的硬纸盒。
“拿好。”他将纸盒推到黛面前,声音低沉,“里面有你要的‘香’,还有些路上吃的饼。快走吧,天色不早了。”
黛接过纸盒,入手微沉。她没有多看一眼,只是默默地将几枚铜板放在柜台上,然后提起竹篮和纸盒,低着头,快步离开了杂货铺。
就在她身影消失在街角的下一秒,刺耳的警笛声骤然从“同善堂”方向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杉田的行动开始了。那个提着精致手提箱的“黛”,在试图从后门离开时被当场截住。手提箱被强行打开,里面除了几件普通衣物和少量现金,空空如也。
杉田看着那个在士兵钳制下瑟瑟发抖、哭喊着“我只是个普通教师”的年轻女子,脸色铁青。他意识到自己上当了!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替身,一个吸引他全部火力的诱饵!
“搜!封锁所有街道!她一定还没跑远!”杉田咆哮着,一种被彻底戏弄的暴怒让他几乎失去理智。他想起了自己布置的第二小队,立刻下令,“重点排查所有形迹可疑的单身女性!尤其是……那些试图离开码头区的!”
然而,他晚了一步。真正的黛,已经趁着夜色和全城注意力被“同善堂”吸引的混乱,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消失在了纵横交错的贫民区巷弄深处。她手中的那个硬纸盒,底层夹板之下,那截藏有胶片的蜡烛安然无恙。而在蜡烛旁边,还多了一小沓崭新的、足以让她打通通往澳门之路的“准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