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成酒水补给车的厢式货车,载着黛、昏迷的徐文祖和惊魂未定的钱阿四,在夜色中驶离了上海城区,最终隐匿于市郊一处由“云雀”网络控制的、废弃多年的教会疗养院。这里远离市区喧嚣,墙体斑驳,藤蔓疯长,空气中弥漫着陈腐的消毒水味和荒野的潮湿气息,却提供了一片来之不易的、短暂的安全绿洲。
然而,这份安宁脆弱得如同晨露。柏林特派员“施特劳斯博士”那冰湖般审视的目光,如同无形的芒刺,始终钉在黛的脊背上。她清晰地意识到,这位德国情报高手的介入,绝不仅仅是为了延续霍夫曼的技术合作,他更像是一个嗅到了更浓烈血腥味的猎手,目标直指“云雀”网络本身,以及徐文祖和他掌握的那些关乎经济命脉的核心情报。常规的隐匿与躲避,在这种级别的对手面前,效力将大打折扣。
必须在对手完全站稳脚跟、理顺内部关系之前,主动出击,扰乱其视线,误导其判断。黛的脑海中,一个更加精巧、更具攻击性的计划逐渐成型——镜像陷阱。
她要利用敌人对“云雀”网络的既有认知(部分来自徐文祖可能被迫吐露的碎片,部分来自他们已拔除的假节点),精心伪造一个几乎可以乱真的、活动的“镜像云雀”网络。这个虚假的网络将遵循敌人预期的行为模式,但其核心任务、人员构成和最终目标,将完全服务于黛的战术欺骗。
这个“镜像云雀”需要完成几个关键任务:
1. 证实敌人的“成果”:让敌人相信,他们之前摧毁的节点确实是“云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网络的其余部分正因此陷入混乱和调整期。
2. 释放诱人“情报”:通过精心设计的渠道,向76号和“樱机关”泄露经过篡改的、关于战略物资运输路线和隐藏资金池的“高价值情报”,这些情报看似关键,实则暗藏致命错误或延迟陷阱。
3. 引导内部猜忌:利用李士群与影佐之间固有的矛盾,以及新来的施特劳斯可能带来的权力再分配,通过“镜像云雀”的活动,微妙地引导三方相互怀疑,例如,让某些“泄露”的情报看似源于某一方,旨在陷害或利用另一方。
4. 掩护真实意图:在所有虚假活动的喧嚣之下,黛要悄无声息地激活“云雀”网络中一条极其隐秘的、未被敌人察觉的医疗撤离通道,将徐文祖送往更安全的地点进行治疗,同时将钱阿四安置到新的隐蔽位置。
构建这样一个复杂的陷阱,需要极其精细的操作和对敌人心理的精准把握。黛再次动用了“云雀”网络中几个处于深度静默、可靠性最高的技术性和支援性节点。他们负责伪造通信记录、安排虚假的物资调动、甚至模仿已被捕或牺牲节点的联络风格,向敌人已知的监听渠道发送加密信号。
与此同时,黛通过陈师傅那条几乎已降至最低活动频率的联络线,向鲁明发传递了最后一条,也是最具诱惑力的“情报”:“‘云雀’残部正试图通过‘华丰’洋行渠道,转移最后一批钨砂库存,以换取盘尼西林。具体交接时间地点,三日后可知。” 这条信息完美地结合了敌人最感兴趣的战略物资和急需药品,并且指向了霍夫曼金融图中出现过、足以引起施特劳斯注意的“华丰”洋行。
(多角度叙事:陷阱的生效)
· 76号视角(李士群):接连“破获”“云雀”节点的行动似乎收到了效果,残余分子果然沉不住气,开始冒险活动了!钨砂和药品都是硬通货,这条大鱼必须钓到!他立刻调集精干力量,严密监控“华丰”洋行及所有相关账户和人员,准备收网。
· “樱机关”视角(影佐):他同样收到了类似情报,但更让他警觉的是,这些“云雀”残部的活动模式,似乎隐约指向了某些与德国方面新近达成的、尚未完全对他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