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的弓弦。苏黛的每一次试探,都让他更确信军统的联系可能已暴露,或至少引起了她的强烈怀疑。他感到一种被围猎的窒息感,但同时,一种极致的冷静也随之降临。他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计算着每一句话的风险与收益,控制着面部每一块肌肉,甚至呼吸的频率。赢钱或输钱已毫无意义,活下去并传递出警告,才是唯一的胜局。
苏黛的逻辑很清晰:利用牌局放松的氛围,结合堀田无意间泄露的“日晖”相关信息作为诱饵,观察肖衍的反应。同时,抛出“重庆朋友”的模糊指控,进行火力侦察。若肖衍表现出任何超乎寻常的关注、紧张或知识,便坐实了疑点。肖衍的反击逻辑则是:彻底扮演好唯利是图的银行家角色,对“日晖”细节表现出专业兴趣但不过度,对政治联系则表示出疏离甚至轻蔑。他以退为进,甚至通过赢牌来主导节奏,打断对方的试探步调。
苏黛表面谈笑风生,内心却愈发焦躁。肖衍的应对几乎无懈可击。他对“日晖”的反应符合一个银行家的身份,对“重庆”的否认也显得自然。难道内线消息有误?或是军统接触了其他人?又或者,肖衍的段位远比她想象得更高?她无法断定。但她确信,这张牌桌上一定有什么东西不对劲。肖衍的完美,本身就像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表演。她决定改变策略,加大压力。
牌桌是微缩的战场,每个人都戴着精心绘制的面具,用筹码进行着心理博弈。真正的赌注,是隐藏在人皮面具下的真实身份和意图。每一张打出的牌,都是一次情报的投石问路;每一次叫牌,都是一次心理的加压与对抗。
夜渐深,牌局终了。肖衍成了桌上最大的赢家,面前堆满了筹码,但他感觉到的不是喜悦,而是疲惫与警惕。苏黛输了不少,却依旧笑靥如花:“肖经理牌技精湛,心思缜密,佩服。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向你请教。”
肖衍礼貌回应:“运气好而已。苏小姐承让了。”他知道,这绝非结束。
离开俱乐部,坐进汽车,肖衍才允许一丝凝重爬上眉梢。苏黛的最后那句话是明确的信号:她不会放手。这场“不愉快的牌局”证实了他的 worst-case sario(最坏设想)——军统的接触已将他置于更危险的聚光灯下。
他没有直接回饭店,而是让司机绕道。他需要尽快将“可能已暴露,苏黛重点关注我与重庆方面接触”的警告传递出去,同时,必须重新评估与“军刀”任何形式接触的极端风险。孤岛的夜晚,牌局虽散,但真正的赌局才刚刚升级,而赌注,是他的生命,以及更多人的安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