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代“工部局财政委员会关于码头税案的评估报告”。
“军刀”小组的逻辑严密而谨慎。肖衍作为深潜的“休眠者”,只与唯一的联络员“账房”进行单向或定点传递,最大程度减少暴露风险。此次任务旨在测试肖衍的接触情报能力及安全性,目标文件虽敏感,但并非绝密,属于银行家身份可能合理关注的范畴,即使打探被察觉也有转圜余地。肖衍的行动逻辑则是:利用职业便利进行合乎情理的信息收集,通过精准的社交技巧套取线索,再通过绝对隐蔽的渠道将需求传递出去,由专门的情报人员负责具体窃取或复制。他本人绝不直接经手敏感文件。
几乎在同一时间,苏黛坐在76号特工总部自己的办公室里,指尖轻轻敲打着桌面。昨夜“意外”救下肖衍,是她布下的一步险棋。狙击手来自极司菲尔路76号的对头单位“梅”机关,这她已知晓。她介入,一是阻止“梅”机关未经协调的行动打乱她的调查节奏,二是制造一个接近肖衍、观察其真实反应的绝佳机会。肖衍当时的震惊与瞬间的顺从符合常理,但其后过于迅速的冷静恢复让她心生疑窦。她桌上放着肖衍近日行程报告:汇丰银行、上海总会、与工部局官员午餐……看似毫无破绽。但她下令增加对工部局财政处,特别是与外籍银行家往来文件的监控。她有一种直觉,这条鱼,或许正在触碰某些不该碰的东西。
租界是巨大的国际象棋棋盘,每一步都关乎势力消长与存亡。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人想看到的形象,也将真实的自我深深隐藏。肖衍戴着银行家的假面,苏黛戴着娇媚特工的假面,莫里斯戴着殖民地官僚的假面,在这镜厅般的迷宫里,真相被无数次反射、扭曲,难辨真伪。
执行任务时,肖衍如同精密仪器般冷静。但独处时,那股冰冷的后怕便会悄然蔓延。每一次与莫里斯的谈笑风生,每一次拿起电话使用暗语,都像是在悬崖边行走。对苏黛的极度警惕与昨夜那突兀的“救援”所带来的困惑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持续的低度焦虑。然而,一种奇异的使命感压倒了这些情绪,如同暗夜中唯一的星芒,指引着他在这污浊的泥潭中步步前行。
他想起了《荀子·修身》中的句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这场危险的游戏,正是对信念与能力的极致考验。他必须如松柏般,经得住这严酷的寒冬。
傍晚,肖衍收到一个匿名送来的商务信函,里面是一份普通的进出口商品价目表。他用密码本对照,很快译出了隐藏的信息:“货样已备,明早九点,慈淑大楼风衣店试衣间。”
任务的第一步已然达成,情报网络正在他脚下悄然运转。但他同时敏锐地察觉到,四周无形的网似乎也在收拢。苏黛的目光,或许比任何枪口都更难躲避。租界的暗流愈发汹涌,他这只孤舟,必须驾驭好每一道看似平静却暗藏杀机的浪涌。下一个浪头,正在未知的前方酝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