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黛玉等参加此次科举的贵女们,如今还没有被朝堂上的当权者当成心腹大患,但随着她们连续在县试和府试中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还是有不少人在私底下或多或少的对她们的家人表达出了不满之意。
而且这些不满的声音,还并非完全来自于这些贵女各自家族的政敌。
政敌在这种时候顶多当面冷嘲热讽一番,直到这场风波闹得越来越大,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在他们那边之后,才会抓住一个空子,给予致命一击。
此时在私底下表达出不满之意的,反而更有可能是与这些贵女所在的家族关系比较密切的人。
他们会打着“我其实是为你好”的招牌,或明示过或暗示的规劝这些贵女的家人,要管束好自家的姑娘。
毕竟女子参加科举的离经叛道之举不为传统礼法所容,现在只不过是因为她们有太上皇当靠山,事情又闹得并不算太大,才没有招来明目张胆的反对。
但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其实心中绝大部分都对此事并不认可,现在已经即将到了忍无可忍的边缘。
若是这些贵女再不悬崖勒马的话,这些有权有势的人虽然不能明面上反对,但私底下可以做的手脚、使的绊子就多了。
他们可以在其他方方面面的事情上,为难这些贵女所在的家族,让这些家族的人在朝堂上举步维艰,在地方为官的也处处受到打压。
甚至还可以以此为借口,对这些贵女所在家族的家庭教育表示怀疑,因此,后续这些贵女家中的兄弟姐妹,若是再想找到一个心满意足又门当户对的配偶,那可就要难上加难了。
总而言之,这些埋藏在心底的深处的不满,虽然暂时不会对这些贵女所在的家族造成致命一击,但却如同钝刀子割肉似的,会让这些家族疼在心里。
这些家族所积攒的人脉会被持续的消磨,慢慢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这也是所有不随波逐流、而是选择离经叛道的人必然的归宿。
深受太上皇和皇帝宠信的黛玉和林家可以不在乎,但其他贵女所在的家族就未必有这样的胆气了。
所以接下来复习备考的时间里,有些贵女家中的反对声音已经大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甚至强硬的要求她们不再去参加后续的考试,并且三天两头的训斥她们几句,表示女子只要老老实实的待在后宅之中,牢记三从四德的道理,在家听从父兄的安排,出家以后好好相夫教子,这就是最完美的人生。
至于什么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证明女子不比男人差,女孩子家家的要费这么大劲干嘛?
父辈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以后要走的路,只要老实听话,就能过的很幸福,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说什么不甘心?说什么这样的日子过不下去?
那就在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
千百年来,所有的女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凭什么你们就有这么多的想法和怨言?
哼,多半还是以前太惯着你们了,以致你们都忘了该遵守的规矩和道理。
禁足!把女戒什么的抄上一百遍!多安排点要限期完成的女红,省的闲下来就喜欢胡思乱想,奢望那些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基本上,所有遭受家中阻力的贵女们,所面对的都是同样的套路。
总之,就是先断绝她们同外界的联系,在家中也禁止她们继续接触跟科举有关的书籍,已经有的全部没收甚至损毁,然后再布置一大堆传统观念中女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如学习琴棋书画、女红家务等等,把她们每天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当当,以至于压根就没有时间备考科举。
这样的做法,的确给贵女们带来了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