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星城的晨市刚摆开摊子,就飘起了奇异的香气。药灵族的姑娘正用冻土温泉水熬着荧光草粥,粥里撒着沙漠驼奶果磨的粉,引得人族孩童围着摊子打转;火山族的铁匠铺前,新打出的农具上缠着冰川族的冰纹,据说既耐烧又防锈,石灵族的石匠们正排队等着定做。
林辰站在市集尽头的望星楼前,看着楼顶上飘着的新幡——幡面是风族云纹绫罗做的,绣着各族图腾组成的“共”字,边角坠着河伯族的月光石,在阳光下晃出细碎的光。“这幡是各族连夜赶制的,”人族书生捧着卷新抄的《百族故事集》走来,书页里夹着片冻土极光花的干瓣,“昨天收到冻土族的传信,说他们的耐寒麦丰收了,特意让风族信使捎来新磨的面粉,要在望星城开个‘共生宴’。”
话音未落,街尾就传来一阵欢呼。火山族少主和冰川族小丫头正扛着个巨大的麻袋走来,麻袋上印着半冰半火的花纹,里面鼓鼓囊囊的,时不时滚出几颗带着荧光的草籽。“杂交成功了!”少主扯开麻袋绳,里面倒出的草籽一半泛着火山的红,一半闪着冰川的蓝,“在冻土试种时,既能抗住暴风雪,又能在温泉边开花,药灵族长老说这叫‘双生草’!”
小丫头从怀里掏出个冰盒,打开后里面是块半透明的麦饼,饼里嵌着彩色的草籽:“这是用耐寒麦和双生草籽做的,冻土族族长说,要让望星城的人尝尝‘共生的味道’。”她把麦饼递给旁边的孩童,饼刚入口,就化作股暖流,引得孩子们拍手叫好。
消息很快传到共生圃。各族成员闻讯赶来,木族族长带来了新培育的“合心树”幼苗,树干上同时长着沙漠的荆棘和雨林的阔叶;河伯族使者捧着个水晶缸,里面的鱼身上既有驼铃纹,又有珊瑚斑,是用两族的鱼卵杂交而成的“共舞鱼”;最让人惊喜的是沼泽族,他们派来的船队载着一船净化芦苇,芦苇丛里竟筑着风族的鸟巢,鸟巢里的蛋上印着河伯族的水纹。
“该给第六卷添新页了。”林辰翻开人族书生递来的《百族故事集》,最新的一页还是空白。他接过火山族少主递来的熔岩笔,蘸着河伯族的泉水,在纸上写下“双生草与共生宴”,字迹刚落,纸页就泛起微光,自动浮现出各族成员劳作的画面:冻土族收割耐寒麦的身影,雾林里孩童栽种双生草的笑脸,望星楼顶飘扬的图腾幡……
木族长老凑过来,用藤杖在页边添了行小字:“万物相生,不在强合,在各守其性,各彰其美。”他指着圃里的双生草,草叶在风中舒展,红色的一半吸收着阳光,蓝色的一半凝聚着水汽,却在根茎处紧紧相缠,“就像这草,红的不必学蓝的藏于阴凉,蓝的不必仿红的追逐烈日,却能在同一片土里,长出彼此需要的模样。”
正午的阳光洒满望星城时,共生宴正式开席。街道两旁摆满了各族的食物:沙漠族的烤驼肉配着沼泽族的芦苇酱,河伯族的鲜鱼汤里煮着冰川族的冰藕,人族的面馍里夹着火山族的熔岩土豆,连暗影族都送来用夜息草和双生草做的点心,吃起来带着淡淡的星光味。
林辰坐在望星楼的露台上,看着楼下各族成员围坐在一起的景象:火山族少主正教冻土族的孩子打铁,小丫头在旁边用冰棱给他们做凉饮;沙漠族的老者和河伯族的使者比划着治水的方案,手里的麦饼都忘了吃;孩子们则围着双生草的草籽,用它们拼出各族的图腾,笑声像串银铃滚过街道。
议事厅的晨钟声突然传来,比往日更响亮,钟声里混着各族的语言:“明年去冻土开宴!”“去雾林!”“去沼泽!”……声浪此起彼伏,最终汇成一句——“年年轮换,永不散席!”
林辰低头看向手中的《百族故事集》,最新的一页已经写满,页脚的空白处,不知何时多了行孩子们的笔迹,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我们还要写第七卷、第八卷,写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