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议会的铭牌还带着崭新的光泽,方舟基地乃至整个联盟,已经像一台上紧了发条的精密钟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统一的目标运转起来。“应对‘归零者’,支援远征”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渗透到了每个角落的具体行动。
曾经主要用于内部流通的联盟网络,现在全天候滚动播放着经过处理的、关于“归零”威胁的科普影像(剔除了最令人绝望的部分,着重强调团结与希望),以及“启程号”舰队和远征计划的进展报告。火星带回的部分非核心、可公开的技术蓝图,比如改良的生态农业技术、更高效的能源存储方案,被下放到各个据点,立刻转化为提升生存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实在好处。这极大地增强了普通民众对联盟的认同感和对远征的支持度。
“看见没?老张他们家那个地下农场,用了新给的导光板和营养液,蘑菇产量翻了一倍还不止!”在方舟基地的生活区,人们交换着最新消息,脸上带着久违的光彩。
“听说‘启程号’又要升级引擎了?用的是火星上找到的黑科技!”
“都是为了对付那个什么‘归零者’……咱们在地面上也不能拖后腿!”
民间的智慧和力量被充分调动起来。许多原本专注于恢复旧时代产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联盟的统一协调下,转向了与远征相关的辅助领域。有的利用现有条件,为舰队生产标准化的备用零件;有的则发挥创造力,对火星技术进行“降级”和“本土化”改造,使其能更快地在各个据点铺开应用。
征兵点前排起了长队。不仅仅是战斗人员,更多的是工程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甚至心理学家。他们被告知前路的艰险与可能的漫长离别,但回应的是更加坚定的眼神。艾拉负责的“星痕”计划预备役训练营,规模扩大了五倍不止,选拔标准却更加严苛,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这支部队未来要面对的是什么。
雷现在忙得脚不沾地,他不仅要负责方舟基地核心区域的安保,还要协助整合联盟内所有可靠的武装力量,组建一支直属远征议会调遣的“太阳系防卫舰队”,用于应对可能来自哈克势力的骚扰,以及……防范那个只存在于推测和远古警告中的“归零者”先遣力量。
“‘磐石级’重型护卫舰的生产线又增加了一条!”雷对着通讯器唾沫横飞,“对!材料优先供应!老子不管哈克那混蛋在干嘛,咱们的墙必须先砌结实了!”
王姐则统筹全局,确保资源调配的公平与高效,同时利用“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构建覆盖整个太阳系的早期预警网络。一个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和通讯中继站被发射到柯伊伯带甚至更远的奥尔特云边缘,如同为文明睁开了更多警惕的眼睛。
“零”几乎是所有技术攻坚项目的核心。他同时处理着海量数据:优化引擎设计、解析火星加密信息、模拟空间跳跃参数、推演哈克势力的可能动向、甚至协助艾拉分析“变量”的潜在特性。他那永不疲倦的运算能力,成为了联盟备战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大脑”。
林启作为执行委员会主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协调、决策和鼓舞士气上。他穿梭于各个关键部门,参加技术评审,视察建造进度,与来自不同据点的代表会谈。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少地亲自参与具体技术细节,而是更多地思考战略、人心和制度。这让他有些不适,却又明白这是必然。
在一次议会会议上,关于是否要优先点开“能量武器小型化”还是“生态循环系统极限优化”的科技树时,双方代表争得面红耳赤。
“没有足够的自卫能力,飞船再舒适也是活靶子!”
“漫长的航行中,稳定的心理和健康比多一门炮更重要!这是火星给我们的教训!”
林启听着双方的辩论,没有急于裁决,而是转向“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