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主体建筑是一座二层小楼,外墙的白色涂料大片剥落,露出里面灰色的水泥,窗户大多破损。旁边矗立着那座高高的信号塔,同样锈迹斑斑,在稀薄的云层下显得孤寂而破败。
通往山顶的最后一段路是之字形的碎石坡,异常难行。当他们终于踏上相对平坦的山顶平台时,连陈深都微微松了口气。
观测站小楼的门虚掩着,里面布满灰尘和鸟粪,桌椅东倒西歪,各种气象记录纸张散落一地,被风吹得哗哗作响。角落里还有几台早已报废、外壳被撬开的旧式电脑。
“检查所有房间,确认安全。”陈深下令,自己则端着弩,迅速查看了二楼和通往信号塔的楼梯。
“安全。”
“这边也没人。”
除了他们,这里没有任何活物,只有岁月和荒芜留下的痕迹。
将李明安置在一个相对干净的角落,众人终于可以卸下重担,瘫倒在地,连手指都不想动弹。
林启习惯性地拿出电脑,连接上他随身携带的一个大容量备用电池(这是在“铁砧”镇外围一处废弃车辆里幸运找到的)。
林启:已抵达废弃气象观测站。请求下一步指示。此地是否有可利用资源?
元:位置确认。
元:资源扫描:该观测站废弃时间超过十年,常规物资已基本失效。
元:但根据旧有档案记录,站内地下室可能存在一台独立供电的、用于特殊气候数据备份的服务器阵列。尝试连接,下载存储的原始环境数据(包括辐射、大气成分、微生物分布等),对分析当前生态异变及规划后续路径有重要价值。
元:地下室入口位于一楼东南角,被杂物遮挡。注意:地下室密闭多年,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或结构风险。
服务器阵列?环境数据?
林启心中一动。这确实是意想不到的收获。他立刻将“元”的发现告诉大家。
“服务器?这鬼地方还有电?”李明不知何时醒了过来,虚弱地问道。
“独立供电,可能是太阳能电池板或者某种燃料电池,如果还没完全损坏的话。”张翰博士解释道,他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原始环境数据……如果能拿到,价值巨大!”
“地下室……”陈深微微皱眉,“我下去看看。你们在上面警戒。”
“我跟你一起去。”林启站起身。他不能让陈深再独自涉险。
陈深看了他一眼,没反对。
两人清理开东南角堆积的破桌椅和废纸,果然发现了一个嵌在地上的、厚重的金属活板门,门把手已经锈死。陈深用撬棍和匕首费力地将其撬开,一股混合着霉味、灰尘和陈旧金属气息的、令人窒息的空气涌了出来。
出有用的东西),照了下去。一道陡峭的铁梯通向下方深邃的黑暗。
“跟紧我。”陈深说完,率先小心翼翼地向下爬去。林启深吸一口气,紧随其后。
地下室比想象中深,也更大。手电光柱扫过,可以看到一些废弃的仪器箱和散落的线缆。空气浑浊,但似乎没有明显的毒气味道。
在最深处,他们找到了目标——一排约莫一人高的、黑色的机柜静静地立在那里,表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机柜侧面有一个不起眼的标识,已经模糊不清。令人惊讶的是,机柜侧面几个小小的指示灯,竟然闪烁着极其微弱的、稳定的绿色光芒!
真的有电!
“不可思议……”林启喃喃道,这台服务器在这与世隔绝的地下,竟然顽强地运行了不知多少年。
陈深警惕地检查着四周,确认没有其他威胁,才对林启点了点头。
林启立刻拿出电脑,按照“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