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们需要立刻返回主控室!”王姐当机立断,“主控台下的物理隔离数据库里,可能存有更详细的、关于‘方舟’核心计划的离线资料!我们必须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希望,如同在绝望的坚冰上裂开的一道微光。
四人互相搀扶着,艰难地朝着b层主控室移动。沿途的损毁情况触目惊心,许多通道完全堵塞,他们不得不绕行或者小心地清理障碍。幸运的是,并没有遇到任何幸存的“影蚀”怪物或者基地内其他的变异体,仿佛那场爆炸将一切都净化(或毁灭)了。
经过一番波折,他们终于回到了主控室。这里同样一片狼藉,大部分屏幕漆黑,控制台上覆盖着从天花板震落的灰尘和碎屑,但主体结构还算完整。
王姐立刻扑到主控台前,熟练地撬开一块不起眼的地板格栅,露出了取出一直贴身携带的一把造型奇特的钥匙,又进行了虹膜和指纹扫描。
“咔哒。”
保险箱应声打开,里面没有文件,只有几块看起来极其古老、如同黑曜石般材质的方形薄片,以及一个火柴盒大小、接口怪异的银白色读取器。
“这是旧时代最高密级的量子存储介质,理论上可以抵抗绝大多数ep和物理损坏。”王姐小心翼翼地将存储薄片插入读取器,然后将其连接到主控台一个预留的、看起来同样古老的专用接口上。
屏幕亮起,跳过了所有图形界面,直接进入了一个充满命令行提示符的、极其简陋的操作系统。
王姐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输入一连串复杂的指令。进度条缓慢地移动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林启靠坐在墙边,闭目养神,努力恢复着体力,同时也在尝试感受手臂上“小蓝”的状态。它依旧沉寂,但那种被激活的悸动感并未完全消失,仿佛在休眠中依旧维持着某种微弱的连接。
小张和小孙则紧张地注视着屏幕,同时也分出一部分精力警戒着门口。
终于,进度条走到了尽头。屏幕上弹出了一个文件夹,里面只有寥寥几个文档,标题都带着最高保密等级的红色印记。
王姐点开了其中一个名为 【方舟计划 - 终极预案 - ‘闭环’理论框架】 的文档。
文档内容大部分是高度加密的数学公式和物理模型推演,晦涩难懂。但开篇的摘要和部分可读的结论性文字,已经足够让人心惊肉跳。
【……基于对‘审判日’能量特征及后续宇宙常数微变的分析,有理由怀疑(置信度72.8%)我们所经历的灾难,并非自然现象或常规星际战争,其背后可能存在某种‘超因果’层面的干预或筛选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逃亡或抵抗,在面临可能存在的、宇宙尺度的‘规则级’对手时,成功率无限趋近于零……】
【……‘时间闭环’理论,假设存在某种技术,能够利用极端能量条件(如‘审判日’级别的能量释放或更甚)在时空结构上制造一个可控的‘褶皱’或‘环路’,允许有限的信息甚至物质,在因果律允许的边界条件下,进行单向或双向传递……】
【……该理论的核心瓶颈在于:1. 稳定‘闭环’所需的能量级数远超当前文明极限。2. 承载信息跨越时间维度的‘载体’(暂命名为‘元’)性质未知,无法合成或捕获。3. 执行‘闭环’操作的‘钥匙’个体,其生理与意识需与时间维度存在未知的高亲和性,筛选条件极其苛刻……】
【……结论:‘时间闭环’在当前及可预见的技术框架下,仅为理论存在。建议列为最低优先级研究方向,封存相关资料……】
文档的内容,与林启接收到的信息流惊人地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