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演绎” 的目的之一:诱使灵体暴露本性。若是 “血脉携带者”,这事会简单得多,但最优秀的 “面容者” 从不是 “血脉携带者”。一旦依赖某类血脉,就会过度偏向单一特质,无法均衡展现八位神明的特性。
眼前这个亡魂意识如此清晰,可能有几种情况:它曾是 “猫头鹰血脉者”,或是带着极强的执念,又或者…… 但这些此刻都不重要。无论它是什么,班的目标始终不变:了解它,引诱它对话,必要时将它困住。
但这终究只是概率事件,还需要更多信息。这个念头几乎让他笑出声 —— 此刻的自己,到底是在扮演 “蜘蛛”,还是在做自己?
他故意放慢了转换面具的速度 —— 毕竟 “蜥蜴” 是他最偏爱的神明形象。每个 “面容者” 都有自己的偏好,对班来说,杜尔像个浪漫的角色:即便传闻中它常年受伤,却始终没有停下漫游的脚步。可大多数 “面容者” 都把它演成迟钝的哑巴,更像个滑稽角色 —— 毕竟 “蜥蜴血脉者” 大多头脑不灵活。但神明终究是神明,在班看来,若 “面容者” 教导观众轻视神明,那便是彻底的失败。
面具转换完成:蜘蛛的獠牙变成了蜥蜴身上脱落的大块腐肉,眼睛则化作蠕动的寄生虫,眼窝深陷,漆黑一片。班双膝跪地,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前爬行,身体无力地耷拉着,每前进一寸都像在与摔倒的欲望抗争 —— 这姿势让他的手腕酸痛难忍。
按照惯例,“蜥蜴” 的台词本该晦涩难懂,至于它究竟是在胡言乱语,还是根本无法说话,全凭 “面容者” 自行诠释。但班认为,即便蜥蜴的声音难以辨认,不代表它没有想说的话。
“那东西,” 蜥蜴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喃喃道,只有它自己能听清,“没停下过。但它能停下,也能让别的东西停下。”
班迅速换回 “蜘蛛” 形态:“没用的,杜尔什么都没看见,” 蜘蛛的语调平稳,“它只会往前走。或许得找个更敏锐的神明 —— 狐狸怎么样?它的听觉向来敏锐。”
他将面具扣到另一侧,切换成 “狐狸” 形态。相比其他神明,“狐狸” 的面具设计最为简洁 —— 用蜘蛛的獠牙做成两只巨大的耳朵,用 “牛” 愤怒的眉毛勾勒出细长的眼睛。班突然有些慌乱,刻意收敛了 “狐狸” 特有的躁动 —— 任何意外都可能激怒眼前的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