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达官贵族,甚至都从来没有自称一声哀家,跟他说话也是没有一点架子,都是和蔼可亲的我来我去,有时候甚至还会征求一下他的意见,询问他有没有觉得不合理的地方。
若是以前,他会觉得太后说的这些简直就是天荒夜谈,但是他在听完之后就知道,这位太后真的是处处都是在为大雍的百姓着想,这让他想起了他们这些读书人曾经参加科考时都挂在嘴边的“为民请愿”,但是当官了之后真正为民请愿的又有几个呢?
如果太后的这些政策真的能实现呢?少年想想就有些激动。
“发什么呆呢?问你是不是参加科考进的翰林院?”
少年有些尴尬的开口,“不是,大雍这几年太过于动荡,能进翰林院的都是些有关系背景的,微臣能进来是因为、因为微臣是文溪先生的关门弟子,当初先生就让我们听从安排,在翰林院好好呆着,不管出了什么事在翰林院什么遭遇,都安心呆在翰林院,所以即便咱们进了翰林院就只是摆设咱们也没离开,直到陛下登基,翰林院被清洗了一遍,我们几个却留了下来,现在翰林院除了告老还乡的李阁老,就只剩下我们几个了。“
谢舒妍听得挑了挑眉,看来多半又是先帝未雨绸缪替他儿子安排的,这个先帝也是个人才了,自己当皇帝把大雍都搞没了,但是却没忘了给儿子铺路,现在这朝堂上留下的一大半官员,估计都是先帝安排好的,这些人对姬宴宁的衷心肯定没的说,但是能不能干实事还有待考察。
不过就眼前这个少年来说,她觉得安排得还不错,所以谢舒妍打算先见一见这个翰林院的其他人。
“你替我通知一下李阁老和你那几个同僚,明天下朝了一起来见我。”
少年小心翼翼地开口,“是要传懿旨么?”
谢舒妍挥了挥手,“你看着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