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上。
在新军第二营的校场,训练科目变得更加复杂和贴近实战。不再是简单的队列和射击,而是增加了野外拉练、夜间行军、土木作业(挖掘壕沟、构筑简易工事)、以及多兵种协同演练。
火铳手需要在模拟的硝烟(燃烧湿草制造)和嘈杂环境中保持阵型并进行射击;
长枪兵和刀盾手需要练习在火铳掩护下快速突进、巩固阵地;
甚至还挑选了一批身手敏捷的士兵,开始进行基础的侦察、潜伏、破袭等特种作战训练,叶明将其暂时命名为“锐士营”。
训练强度大增,受伤在所难免。叶明亲自督促军医营的建设,将一些战场急救知识和消毒观念(用高度蒸馏酒)引入,并设立了训练伤补贴,尽可能保障士兵的利益,稳定军心。
工坊那边,“纸壳定装弹”已经开始批量配备部队,受到了士兵们的一致好评。装填速度的提升,意味着火力密度的增强,士兵们在训练中信心更足。
而“虎蹲炮”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工匠们成功铸造出了数门重量控制在两百斤左右,可由两匹马驮载或四人抬行的短管青铜炮。试射那天,叶明亲自到场。
看着那黝黑的炮口喷吐出炽烈的火焰,一枚重达数斤的爆炸弹丸(内部填充火药和铁渣,用引信延时)划着弧线飞出,落在数百步外的预设土垒上,轰然炸开,激起漫天尘土和碎裂的木石,所有人都被这巨大的威力震撼了。
“好!就叫它‘虎蹲炮’!”叶明大喜,虽然这初代产品射程和精度还有待提高,但作为伴随步兵的支援火力,其心理威慑和面杀伤效果,足以改变战场形态。他立刻下令,成立专门的炮兵团筹备处,选拔人员,开始操炮训练。
叶明如同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奔波于军营、工坊、衙门和国公府之间。
他能够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暗处的敌人绝不会坐视他成功。
但他别无选择,唯有更快、更稳地向前奔跑,用绝对的实力,去粉碎一切阴谋诡计。
国公府的书房里,夜灯常常亮到很晚。叶明伏案疾书,规划着下一步的训练大纲和装备更新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