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卿以格物之智,造此神兵,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乃不世之功!传朕旨意,擢升叶明为工部右侍郎,仍兼格物院院判,总领火器研发制造!格物院上下,皆有封赏!阵亡将士,从优抚恤!”
工部右侍郎,已是正三品大员!叶明以弱冠之龄,凭借格物之功,跻身朝廷重臣之列,这在大雍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与此同时,北狄在落鹰峡遭受重创后,攻势明显放缓,整个北境战线暂时稳定下来。
叶秋镇守的黑山隘口和韩老将军苦守的狼牙口,压力也大为减轻。皇帝趁机下令,召叶明回京述职,并携部分火器样品,以备演示和进一步推广。
带着皇帝的嘉奖和北境将士的敬意,叶明将落鹰峡的火器营暂交周擎代管(并留下了详细的训练和操作手册),自己则带着部分核心工匠、墨恒、赵青川以及一个完整的火器什(十人队),押送着几箱“破军壹型”火铳、定装弹药以及改进后的“震天雷”样品,踏上了回京之路。
回京的队伍,与当初北上时已截然不同。
旌旗招展,护卫森严,所过州县,官吏无不恭敬迎送,百姓争相围观,都想一睹那能“口吐雷霆”的叶侍郎和传说中的“神兵”风采。
叶明骑在马上,看着道路两旁那些敬畏、好奇、甚至带着一丝狂热的目光,心中却无多少得意,反而更加沉重。
他知道,荣誉的背后,是更巨大的责任和更凶险的漩涡。火器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平衡,必将引来各方势力的重新洗牌和激烈角逐。
果然,人还未至京城,暗流已然涌动。
首先发难的,依旧是那些秉持“祖宗成法”的守旧派官员。以钱侍郎为首的清流言官,再次上奏,虽然不敢再直接否定火器之功,却将矛头指向了火器可能带来的“隐患”。
“陛下!火铳之利,确有其功。然此物杀伤巨大,有伤天和!更兼其制造之法,若流传出去,或被奸人、匪类所获,则天下大乱矣!臣恳请陛下,严控火器制造,其技艺需列为绝密,非忠良之后、将门虎子,不得习之!”
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包藏祸心。
他们是想将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权限,牢牢掌控在现有的勋贵、将门体系手中,防止寒门庶族乃至普通士兵通过掌握这种强大的力量而获得晋升通道,从而维护他们固有的特权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