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鹰峡初战的胜利,如同在沉闷压抑的北境战局中投入了一颗火星,虽未燎原,却瞬间点燃了守军将士眼中久违的希望。
那喷吐着火舌与死亡的黑铁管,那震耳欲聋的轰鸣,以及狄兵在其面前成片倒下的场景,深深烙印在每一个见证者的心中。
守将周擎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从最初的怀疑敷衍变为全力支持。
他不仅按照叶明的要求,迅速抽调了三百名机灵胆大、臂力较强的士兵交给叶明训练,更将落鹰峡库存的部分优质铁料、工匠优先调配给随行的格物院匠户,用于紧急生产更多的“破军壹型”火铳和定装弹药。
格物院带来的三架改进型床弩也被周擎如获至宝地安排到最关键的位置,由他亲自信任的老兵操作,专门用于压制北狄的“天雷”投掷点和后方集结的敌军。
叶明则全身心投入到新火器兵的训练中。时间紧迫,他无法进行长时间的系统教学,只能采取最粗暴、最实用的方式——强化肌肉记忆。
装药、压实、装弹、再压实、架枪、点火……这六个步骤被拆解成最简单的动作,由第一批五十名已有经验的老兵作为教官,带着新兵在相对安全的城墙后方,日夜不停地反复操练。
实弹射击训练风险太高,只能以模拟和无火药演练为主。
与此同时,叶明也根据初战的经验,对“破军壹型”和战术进行微调。他命令工匠加长了通条,便于更彻底地清理枪膛残留;
改进了火绳夹的设计,使其更不易意外脱落;并且开始尝试将火器兵与长枪兵、刀盾兵进行混合编组,以应对敌军可能发起的近身突击。
北狄方面,在经历了落鹰峡的挫败后,攻势明显缓和了几天。
显然,那种能从城头稳定发射、具有一定破甲能力的“喷火铁管”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和战术困惑。
他们需要时间观察、分析,并调整策略。
这宝贵的喘息时间,被叶明和周擎充分利用。落鹰峡的城防被进一步加固,尤其是叶明负责的防区,增建了更多的藏兵洞和防箭垛口。
新编练的三百火器兵,虽然动作依旧生涩,但至少已经熟悉了基本操作流程,勉强可堪一战。
平静在第五日被打破。北狄显然已经找到了应对之法,他们再次发动了进攻,但战术已然不同。
这一次,冲在最前面的,是举着厚重木盾、身披双层皮甲的狄兵死士!这些木盾经过特殊处理,表面覆盖着浸湿的兽皮,寻常箭矢难以穿透。
他们的任务,就是顶着守军的弓弩和可能出现的“喷火铁管”,强行冲到城墙下,为后续的攀城部队创造机会!
同时,北狄的“天雷”投掷也变得更有章法,不再是胡乱投掷,而是集中火力,试图覆盖和压制城头那些冒出过硝烟的位置。
“果然来了!”叶明在城头看到敌军的变化,眼神一凛。对手的适应速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快!
“床弩!目标,敌军盾阵后方,打乱其跟进步伐!”周擎经验老道,立刻下令。
轰隆的爆炸声再次在狄兵后方响起,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但前方举盾的死士依旧顽强地向前推进。
“火器营!第一队、第二队上前!”叶明沉声命令,“目标,七十步,敌盾阵!瞄准盾牌缝隙及下方!放!”
轰!轰!轰……!
二十支火铳再次发出怒吼,铅弹如同飞蝗般射向狄兵盾阵。大部分弹丸被厚重的木盾挡住,发出沉闷的撞击声,木屑纷飞。
但也有少数幸运的弹丸从盾牌缝隙中钻入,或者击穿了相对薄弱的盾牌边缘,顿时引起几声凄厉的惨嚎。
效果不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