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势稍缓,体力恢复了二三成,但陆见平心中的危机感没有丝毫减弱。
通道深处那若隐若现的幽冥晶蟾气息,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提醒他此地绝非久留之地,更非可以安心疗伤的场所。
他必须立刻建立一个更安全、更隐蔽的据点。
目光再次扫过这处位于黑岩谷峭壁上的狭窄石穴。
它入口隐蔽,但内部空间促狭,毫无纵深,一旦被那晶蟾堵门,便是瓮中捉鳖。
唯一的优势,或许就是相对干燥,且煞气浓度比谷底稍弱。
“不能在这里。”
他果断否决了将石穴作为主基地的想法。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条被他用【影蚀】艰难开辟出的、通往癸水之精的狭窄通道。
通道本身过于狭窄,无法利用。
但……通道口周边的岩体呢?
一个想法在他脑中成型。
他需要扩大空间,但不是向外,而是向内、向下,并且要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制造障碍和预警。
他先处理最紧迫的威胁——预警。
他将收集到的几块较小的阴煞结晶碎块,以特定的间距和角度,小心翼翼地嵌入石穴入口内侧的岩缝中。
这些结晶对煞气流动异常敏感。
他运用【影蚀】技能,极其精细地在每块结晶内部蚀刻出一个微小的、不稳定的能量结构。
一旦有过一定强度(例如幽冥晶蟾那般体型和能量等级)的外物通过入口,扰动煞气,这些结晶内部的能量结构就会失衡,出极其尖锐、高频的能量波动警报。
这种波动人类难以察觉,但通过他预先留下的一丝神念链接,能直接在他识海中响起警钟。
“简易震动传感器结合能量扰动监测,算是第一道防线。”
他内心评估着。
这只是开始。
接着,他开始执行主体工程——扩建。
他再次将【影蚀】的力量凝聚于指尖,但这次不再是漫无目的地腐蚀,而是有了明确的规划。
他以那条狭窄通道的入口为,向侧下方、远离幽冥晶蟾巢穴的方向,开始小心翼翼地“挖掘”
。
他避开了坚硬的石英脉,专门寻找结构相对松软的沉积岩层。
【影蚀】的力量如同最精细的刻刀,无声无息地让岩石粉末化、剥落。
他控制着挖掘的走向,并非直线,而是故意挖掘成带有数个拐角的“之”
字形,并在第一个拐角后,设计了一个仅容他侧身通过的狭窄瓶颈。
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大型生物的闯入,为他争取反应时间。
“考虑到幽冥晶蟾的体型和灵活性,这个瓶颈能争取到三到五息的时间……足够了。”
他默默计算着。
挖掘出的碎石,他也没有浪费。
一部分被他用巧劲堆砌在石穴入口内侧,形成一道矮墙,虽然防御力有限,但能起到遮蔽视线和绊阻的作用。
另一部分较细的,则被他均匀铺在入口通道和第一个拐角处。
任何人或兽踩上去,都会出细微的沙沙声,这是最原始却有效的物理预警。
“第二道防线,物理障碍与声音预警。”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和能量的过程。
他必须时刻控制【影蚀】的力度,避免造成大的动静惊动那头的幽冥晶蟾,同时还要分神警戒。
每挖掘一段时间,他就不得不停下来,回到石穴主室,运转功法,吸收炼化一丝癸水之精,恢复近乎枯竭的元气和精神。
左肩的伤口在反复力下,传来阵阵刺痛,提醒着他身体的脆弱。
时间在黑暗与重复的劳动中缓慢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约莫能容纳一人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