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小李有点困惑地说,“是这账,太干净了。你看,每一笔采购,都有广东和云南那边的货单和电报。卖出去的每一笔,也都有菜市场的收款收据。还有这个税……”小李指着账本上的一栏,“他们交的税,比要求的最低标准还多一点。”
老钱手上的动作停了,他接过账本,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起来。
他越看,表情越严肃。
“这不止是干净。”老钱放下账本,又拿起五金厂的流水账,“买旧设备有合同,卖产品有进货单,工人工资有街道办的备案。每一笔钱的来路和去向都清清楚楚,找不到一点毛病。”
“这账本,简直跟教科书一样!”小李忍不住说。
老钱半天没说话,最后才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这账本,干净得有点吓人。”他轻声说,“这背后的人,要么是心思太细,要么就是……压根就没想过要占便宜。”
与此同时,郊区的红星五金厂。
两个穿制服的调查人员在车间走了一圈,脸色也有些复杂。
举报信上说工厂用旧设备生产次品。可他们看到的车间干净明亮,工人们干活都有条不紊。他们随手拿起一个刚生产出来的自行车铃铛,那做工用料,比国营大厂的产品还好。
他们找到了正在指挥生产的李师傅。
“老同志,我们是市里的调查组。”一个调查员问,“你们老板许辰,平时有没有克扣你们工资?或者强迫你们加班?”
李师傅擦了擦手上的油,看着这两个人,直接反问。
“克扣工资?我们在这拿的钱,比在国营厂的时候高三成!加班?我们是自己愿意加班!因为老板说了,多干多拿,加班的钱一分都不会少!”
他指着周围那些干劲十足的工人。
“你们去问问他们,许老板来之前,我们都是下了岗没活路的人!是许老板盘下这个厂子,让我们有饭吃,活得像个人!谁敢说许老板一句坏话,我李某人第一个不答应!”
工人们听到动静,都停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盯着两个调查员。这股劲头让两个见多识广的调查员都感到了压力。
另一边,京州最大的东直门菜市场。
调查组的人刚找到菜市场的负责人,就被一群买菜的大爷大妈给围住了。
“同志,你们是干嘛的?查许氏农供?”一个拎着篮子的大妈,嗓门特别大。
“我跟你们说,小许老板可是个大好人!要不是他,这大冬天的,我们上哪吃这么便宜新鲜的南方菜去?”
“就是!”另一个大爷也跟着说,“谁敢找小许老板的麻烦,就是跟我们全京州的老百姓过不去!我们第一个不答应!”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