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接待单位。我们要成立一个‘外烩服务部’,专门负责上门服务。”
“上门服务?”王铁柱叫了出来,“辰哥,啥意思?跟外面送盒饭的一样?”
“不一样。”许辰摇头,他看着王铁柱和刘萍,“我准备从店里抽调人手,组成一支队伍。王铁柱,你负责前厅服务。刘萍,你负责现场切配。张大力,你跟我一起,负责现场烹饪。”
被点到名字的三个人都站住了。
“辰哥,去人家地方做菜?”张大力问,“咱们的锅碗瓢盆都得带过去?”
“对!”许辰点头,“不仅要带锅碗瓢盆,还要带上我们最好的服务标准。从今天起,我要对你们进行专门的培训。”
接下来的两天,许氏私房菜的后厨,出现了新的景象。
许辰拿来了几套新衣服,让张大力、刘萍和王铁柱换上。
“站直!”许辰要求,“王铁柱,你现在不是店小二,你是宴会服务经理。给客人上菜,手要稳,走路不能有声音。介绍菜品的时候,要微笑,说话声音要让客人听清楚,但不能像在店里喊号一样!”
他又看向刘萍:“刘萍姐,你的刀工没问题。但到了现场,切菜的案板必须干净,切完的垃圾要立刻收走,不能让客人看到一点脏乱。”
最后,他对着所有人说:“记住,我们上门服务,代表的是许氏私房菜。我们不仅是去做菜的,更是去展示我们的专业。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表演。这叫仪式感!”
王铁柱和刘萍听不明白,什么宴会经理,什么仪式感,这些词他们没听过。但他们看着许辰的样子,还是点头记在心里。
第三天,机会来了。赵建国一个电话打到店里,他很兴奋:“许老板!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今天晚上,厂里要招待一位从上海来的总工程师,对我们引进新设备很重要!地点就在厂招待所三楼的小礼堂,你们……没问题吧?”
“赵主任放心。”许辰回答,“六点钟,我们准时到。”
下午四点,一辆卡车停在了许氏私房菜门口。许辰带着他的队伍,开始往车上搬东西。干净的锅具、定制的餐具、桌布、新衣服,甚至还有几盆绿植。
当他们到达轧钢厂招待所时,赵建国和几个干部已经等在了门口。看到许辰他们从车上搬下来的东西,赵建国很吃惊。他本来以为许辰就是带几个人和一口锅来,没想到是这个场面。
“许老板,你这是……要把整个饭店都搬过来啊?”赵建国说。
许辰笑了一下:“要做,就做全套的。”
小礼堂里,一张大圆桌已经摆好。许辰指挥王铁柱和刘萍,迅速铺上桌布,摆好印着“许”字Logo的餐具,又在角落里放上绿植。原本有些旧的招待所礼堂,瞬间变了样子。
在隔壁临时腾出来的厨房里,许辰和张大力已经开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