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分工”“看不见的手”、“市场价值与自然价格”“资本的积累”……
一个个在后世如雷贯耳的经济学概念,如同潮水般涌入许辰的大脑。
他之前在经营作坊时,遇到的所有困惑,此刻都有了理论的支撑和解答!
为什么要把和煤、脱坯、晾晒等工序分开,让不同的人负责?
——因为这叫“劳动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为什么煤价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
——因为市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价格会围绕其“自然价格”,也就是成本,上下波动。定得太高,买的人就少;定得太低,自己就亏本。
为什么要给王铁柱他们发工资,而不是让他们白干活?
——因为付出的工资,是他们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是维持再生产的必要成本!
……
一个又一个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闪电般地碰撞、融合!
书本上的理论,和他自己的实践,完美地印证在了一起!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了许久的瞎子,突然睁开了眼睛!
整个世界,在他的面前,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透彻!
“爽!”
许辰忍不住低吼一声!
这种知识灌顶、茅塞顿开的快感,比打脸阎埠贵那种小人,要爽上一万倍!
他彻底沉浸了进去。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合上书本的最后一页时,窗外的天色已经彻底黑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院子里星星点点的灯火。
他的大脑,却依旧在以恐怖的速度运转。
蜂窝煤作坊,还是太小了。
一个月几百块的利润,在这个年代,确实是一笔巨款。
但许辰的眼界,已经完全不同了。
他看到的,不再是这一个院子,这一个街道,而是整个京城,甚至是整个国家!
他想起了之前钱建国无意中透露出的一个信息——京城冬天的蔬菜供应,一直是个大难题。除了大白菜和萝卜土豆,老百姓几乎吃不到什么新鲜蔬菜。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开始在他的脑海中,慢慢地酝酿、成型。
南方的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