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没想到许辰话锋一转,问出的问题让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方教授其实我今天来,除了感谢您和林阿姨仗义出手救了铁蛋还有个问题憋在心里很久了,一直想找个明白人请教请教。”许辰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
“哦?你说。”方振国来了兴趣。
“是关于我们那个蜂窝煤作坊的。”许辰组织了一下语言用道。
“现在咱们国家搞的都是计划经济,生产资料公有。我们这个作坊虽然小,但性质上算是私人的。我心里一直没底就怕哪天政策一变,我们这就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要被割掉。所以我想问问您,您是大学问家看得远,依您看我们这种小作坊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这个问题一出口,方振国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了。
他震惊地看着许辰!
他本以为许辰会问什么,却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深刻、敏锐,甚至带着几分危险的问题!
这哪里是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该思考的事情?
这分明是许多在政策边缘游走的生意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核心焦虑!
更可怕的是,许辰的眼光,已经超越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开始思考“政策风险”和“长远发展”这种战略层面的问题了!
这小子……不简单!绝对不简单!
方振国沉默了片刻,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那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这既是考较,也是试探。
许辰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我想了两个方向,但都觉得不成熟。第一个,是找个机会,把作坊主动‘上交’,挂靠在街道办下面,变成集体企业。这样最安全,但我们也就失去了主动权,以后想做什么,都得层层上报,束手束脚。”
“第二个,”许辰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就是闷声发大财,尽量低调,不扩大规模,不招惹是非。但这样……总觉得是在走钢丝,心里不踏实,也做不大。”
方振国听完,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两个方向,几乎就是当下所有“个体户”能想到的所有出路了!而且许辰还精准地说出了各自的利弊!
这孩子的见识和格局,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年龄!
方振国深吸一口气,他看着许辰那双清澈而求知若渴的眼睛,爱才之心,油然而生!
这样的好苗子,要是只窝在这个四合院里,倒腾点蜂窝煤,那简直是暴殄天物!是对国家人才的巨大浪费!
“你说的这两个方向,都没错。但都只看到了眼前。”方振国扶了扶眼镜,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