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来,就在众人面前,两条围墙交汇的顶点位置,钢筋水泥的拐角整个向左侧山坡方向开始平移,露出了后方巨大的门户,所过之处的地面现出一条沉入地面的沟渠来,沟渠里是八道四组的轨道。
当然沟渠里的轨道只是惊鸿一瞥,正移走的水泥墙后面有铁链挂着的巨大钢板,紧随其后就把钢轨给遮盖了。
钢板就位,装甲车和中间的两辆民用车构成的车队缓缓驶入,围墙上以及入口内的道路两侧有身着特警制服和保安服的武装守卫,有人在车队前方指示行车方向。
“不用安检的吗?”易风问。
“已经事先报备,不用去常规检疫点,可以直接去农业队驻地,他们作为外出任务单位,有单独的驻扎区域,也有一条备用通道可以直达机场警备中心,不用经过幸存者聚集区。”
田令军充分考虑了叶天语一行人可能遇到的人员聚集等突发情况,已经提前有了一定的规划。
“刚好顺路把黄强的事儿办完。”易风随手拎了拎蓝色的塑料袋,全车人一起看他一眼。
VV23突击车领队,车队先直行,后向右,基本看着右侧的海水向前行进,最后停在了一片原本属于建筑工人住的上下两层集装箱工棚里。
很多工棚的门打开,一些男男女女诧异的盯着夹在装甲车队中的商务车和小货车,本身这个时间段回来这么早就有点奇怪,前后三辆全副武装的装甲车护送就更夸张了。
人们已经不太关心货车上满载的货物,而是盯着将要打开的车门,毕竟这群人一起住了这么久甚至很多人还曾经同生共死过,他们都知道这是第9农业队的车,搞不好小队的人就是凶多吉少。
商务车和小货车从车队里拐出来,向右停到旁边一个简易停车场里,然后车门拉开,袁方等人依次从车上下来,向认识的人挥手打招呼。
停车场旁边有一个单独的集装箱,里面出来两个身着保安制服的人,一个30多岁,另一个20多岁;同时一层的集装箱工棚里,也走出来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大约60多岁,头发花白,衣服整洁干净。
三个人一起向袁方走来,其中的老者拍了拍袁方的肩膀,袁方对三个人态度恭敬,时不时点头,向货车上的货物指指点点。
“卸车。”田令军一声令下,两辆装甲车的后门打开,有战士和保安服的队员下车,把麻袋装的毛李果两人抬一袋倚靠到那两个保安刚才所在的集装箱的外壁上。
然后湾仔基地的两辆装甲运兵车也打开了,二班长带着全副武装的战士,也是两人一伙,把车上的毛李果麻袋同样靠墙放在集装箱旁边,战士们走近了才看清那里竟然有一个嵌入式的地磅。
正交谈的袁方四人一看,立刻小跑向堆了麻袋的集装箱跑过来,农业队驻地的留守人员纷纷向车队指指点点,久居此地的幸存者自然一眼就辨认出了二班长他们军装作战服的异常,毕竟那是成建制的战斗班,很容易跟被打散的个别游兵散勇区分开来。
而且田令军、拎着蓝色塑料袋的易风、扛
